时间: 2025-05-07 08:4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3:54
原文展示:
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 其四十 赵蕃 〔宋代〕 终朝未厌哭滩声,归近何妨细作程。 送尽鹅湖青一带,灵山已复远相迎。
白话文翻译:
整日听着那悲伤的河滩声,我并未感到厌烦。 回家的路近了,不妨慢慢走,细细品味这段旅程。 送走了鹅湖那一片青翠的景色, 灵山已在远处迎接我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刘过、姜夔等人交往,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八月八日离开潭州后所作的绝句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归家的期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终朝未厌哭滩声”,通过“哭滩声”这一形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情感的投入。次句“归近何妨细作程”,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的珍惜和细细品味的态度。后两句“送尽鹅湖青一带,灵山已复远相迎”,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归途的向往,灵山的“远相迎”更是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归家的期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哭滩声”形容的是什么声音? A. 鸟鸣声 B. 河滩水声 C. 风声 D. 人声
诗人为何选择“细作程”? A. 因为路途遥远 B. 因为路途危险 C. 因为珍惜旅途 D. 因为时间充裕
“灵山已复远相迎”中的“远相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