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8:29
原文展示:
每见清江使,常询向子平。徐行为山健,老眼对书明。世共尊耆旧,愚犹及老成。谁人要半道,愿与一门生。
白话文翻译:
每次见到清江的使者,我常常询问向子平的情况。他缓慢行走,却如同山一般稳健,老眼依然能清晰地读书。世人共同尊敬那些年高德劭的长者,而我这个愚笨之人也能达到老成的境界。有谁需要半途的帮助,我愿意与他成为同门弟子。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与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 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写给某位致仕归隐的长者的,表达了对长者的尊敬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见到某位来自清江的使者时,询问并向其表达对某位致仕归隐的长者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长者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长者的稳重和老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长者的尊敬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长者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长者的稳重和老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长者的尊敬和向往。诗中“徐行为山健,老眼对书明”一句,通过比喻和形象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长者的形象,表达了长者虽老但依然稳健和清晰的特质。后两句“世共尊耆旧,愚犹及老成”,则表达了作者对长者的尊敬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能够达到老成境界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长者的敬仰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长者的尊敬和向往,以及对自己能够达到老成境界的期望。通过描绘长者的形象,表达了长者的稳重和老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长者的尊敬和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向子平”是指什么? A. 一位年高德劭的长者 B. 一位年轻的学者 C. 一位清江的使者 答案:A
诗中“徐行为山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长者的什么情感? A. 轻视 B. 尊敬和向往 C. 嫉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