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章泉言语妙天下知仆无诗能且示识面乃时以佳》

时间: 2025-05-02 06:09:28

诗句

珍重章泉辱寄书,应疑不复梦康庐。

本无学术安时论,误入班行拱帝居。

老矣应招宁为禄,时乎归钓亦非渔。

宦情山色常如此,欲去迟行愧二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9:28

原文展示

珍重章泉辱寄书,应疑不复梦康庐。本无学术安时论,误入班行拱帝居。老矣应招宁为禄,时乎归钓亦非渔。宦情山色常如此,欲去迟行愧二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和处境的感慨。诗人珍惜与章泉的友谊,却又觉得这样的情谊可能无法再续。自己本无学问,却误入权臣班行之中,感叹自己年纪已大,宁愿归隐山林,也不愿追求官场的荣华。宦海浮沉始终如此,想要离去,却因种种原因而耽搁。

注释

  • 章泉:指的是章丘的泉水,象征着清白和纯净。
  • 康庐:指的是谢灵运的庐山,象征着隐居与清幽的理想。
  • 班行:指的是班昭的门第,象征着名门望族。
  • 拱帝:指的是北宋的徽宗皇帝,象征着权力中心。
  • 二疏:指的是东汉的二疏(即王粲、王羲之),象征着隐士的品格与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展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官场的失望与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多个层面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首先,诗人在珍重与章泉的情谊的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通过“应疑不复梦康庐”,诗人将理想与现实进行对比,表达出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其次,诗人提到自己“本无学术”,显示出对自身才华的谦虚,反映出士人对自身位置的困惑与自省。最后,诗中“老矣应招宁为禄,时乎归钓亦非渔”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归隐山林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诗中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深刻理解,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与时代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珍重章泉辱寄书:表达对友谊的珍惜,寄情于章泉之水。
  2. 应疑不复梦康庐:感叹理想生活似乎遥不可及。
  3. 本无学术安时论:自谦无才,认为自己不应参与政治。
  4. 误入班行拱帝居:感慨自己误入官场,不知不觉中被卷入权力中心。
  5. 老矣应招宁为禄:年纪渐长,宁愿选择清闲生活。
  6. 时乎归钓亦非渔:即使归隐,也不一定能如愿以偿。
  7. 宦情山色常如此:对官场的感慨,与自然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
  8. 欲去迟行愧二疏:想要离开,却因种种原因而无法及时行动,感到愧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宦情山色”对比了官场与自然的景象。
  • 比喻:用“归钓”比喻归隐生活,传达对自由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官场的失望,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章泉:象征清白、纯净的友谊。
  • 康庐:象征理想的隐居生活。
  • 班行:象征名门望族与权力。
  • :象征归隐与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珍重的友谊是与谁的?

    • A. 康庐
    • B. 章泉
    • C. 拱帝
  2. 诗中提到的“二疏”指的是哪两位隐士?

    • A. 王粲和王羲之
    • B. 王安石和苏轼
    • C. 杜甫和李白
  3.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什么?

    • A. 渴望
    • B. 失望
    • C. 忽视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曹彦约的《章泉言语》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隐逸的心境,而曹彦约则更多地反映出对官场的失望与自我反思,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创作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将使有诗许移厨双溪次其韵 游水乐洞 点绛唇(崇阳野次) 九日陪杨秘监游真珠园属炎赋诗 游稽山 和何元清韵九绝 喜祝季通相访 过西仑庄一宿 冬日书怀四首 用前韵答黄一翁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巳字旁的字 杜渐防萌 货鬻 折文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包含袜的词语有哪些 外内无患 包含使的词语有哪些 潜深伏隩 抻练 得輶如毛 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偷合苟容 具名 利辞 佐附 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