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9:28
珍重章泉辱寄书,应疑不复梦康庐。本无学术安时论,误入班行拱帝居。老矣应招宁为禄,时乎归钓亦非渔。宦情山色常如此,欲去迟行愧二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和处境的感慨。诗人珍惜与章泉的友谊,却又觉得这样的情谊可能无法再续。自己本无学问,却误入权臣班行之中,感叹自己年纪已大,宁愿归隐山林,也不愿追求官场的荣华。宦海浮沉始终如此,想要离去,却因种种原因而耽搁。
曹彦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展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写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官场的失望与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感慨。
这首诗从多个层面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首先,诗人在珍重与章泉的情谊的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通过“应疑不复梦康庐”,诗人将理想与现实进行对比,表达出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其次,诗人提到自己“本无学术”,显示出对自身才华的谦虚,反映出士人对自身位置的困惑与自省。最后,诗中“老矣应招宁为禄,时乎归钓亦非渔”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归隐山林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诗中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深刻理解,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与时代特征。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官场的失望,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人珍重的友谊是与谁的?
诗中提到的“二疏”指的是哪两位隐士?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什么?
对比曹彦约的《章泉言语》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隐逸的心境,而曹彦约则更多地反映出对官场的失望与自我反思,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