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0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07:36
行路难,空长叹。河北秋风八月寒。蓟门烟树何迷漫。征衣密缝慈母线,天涯鸿雁孤飞倦。不见齐州九点烟痕青,但见济水七分清泠泠。凿石蓄潴济漕运,河为控制波为渟。奈何水势建瓴下,淮黄交汇如沧溟。天吴夜舞老蛟泣,蜃楼杂沓飞涛腥。嗟余鼓枻苦行役,长波乃遇石尤逆。金堤溃决若瓠子,八十三丈涛头碧。转篷捩舵舟不前,十里五里日向夕。舟子饥呼邪许声,一唱百和凄以清。安得长房缩地术,过此八闸奔流疾。
行路艰难,令人长叹。河北的秋风在八月里已经很寒冷。蓟门的烟树是多么迷蒙。征衣上缝着母亲的线,天涯的鸿雁孤独而疲倦地飞翔。我看不见齐州那九点青烟,只见济水清澈如泠泠的泉水。为济漕而凿石蓄水,河流控制着波浪的流向。然而水势如同倾斜的瓢,淮河与黄河交汇如同沧海。夜晚天吴在舞动,老蛟在哭泣,蜃楼杂乱,飞涛带着腥味。叹息我在苦苦行船,长波遇到石头更为逆流。金堤崩溃如瓠子,八十三丈的涛头是碧绿的。转动帆舵,船却无法前进,十里、五里,日落西山。舟子饥饿地呼喊,声音一唱百和,凄凉而清晰。怎样才能缩地成寸,迅速渡过这八道急流?
作者介绍: 翁寿麟,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文人熏陶,后游历四方,作品多以山水、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独特,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游历途中,感受到自然与人力的对抗,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与行路艰难的感慨。
《行路难》通过描绘行路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便以“行路难,空长叹”引入,表现了行路者的无奈与困惑。诗中描绘的河北秋风、蓟门烟树,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接着,通过对水流汹涌、舟行艰难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对峙,以及无力改变的苦楚。
诗人将个人的艰难与自然的雄伟结合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是“奈何水势建瓴下,淮黄交汇如沧溟”,这句描绘了水流的险恶,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最后,诗人以“安得长房缩地术”提出希望,渴望能够快速渡过难关,展现了对未来的期盼与对困境的挣扎。
整首诗不仅是对行路之难的叹息,更是对人生道路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具有深厚的哲理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行路的艰辛,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思索与感悟,反映了人在困境中对未来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河北秋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安得长房缩地术”中的“长房”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水势如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翁寿麟的《行路难》均表现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前者更侧重于对国家局势的忧虑,而后者则集中于个人的行路艰难。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