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祝英台近·赏春》

时间: 2025-04-26 03:36:24

诗句

正窗前,霞影绽。

侵晓雨初散。

小院沈沈,帘幕下银蒜。

有人慵自梳头,玉台斜倚,只频听、鸠鸣莺唤。

绿杨岸。

多少宝马香车,还张碧罗幔。

人影衣香,尽是看花伴。

不妨春信迟来,桃秾梨烂。

算赚了、一春多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24

原文展示:

正窗前,霞影绽。侵晓雨初散。小院沈沈,帘幕下银蒜。有人慵自梳头,玉台斜倚,只频听鸠鸣莺唤。绿杨岸。多少宝马香车,还张碧罗幔。人影衣香,尽是看花伴。不妨春信迟来,桃秾梨烂。算赚了一春多半。

白话文翻译:

在窗前,霞光闪烁,清晨的细雨刚刚散去。小院里显得幽静,帘子下的银蒜在微光中若隐若现。有人懒散地梳理头发,斜倚着玉台,只听得鸠鸟在鸣叫,黄莺在欢唱。绿杨的岸边,有多少宝马香车,依然张扬着碧色的罗幔。那人影摇曳,衣香飘逸,尽是来看花的人。不妨春天的来信迟了些,桃花正艳,梨花也绽放。算是赚了这一春的大半时光。

注释:

  • 霞影:指晨曦中的霞光,映照出美丽的景色。
  • 侵晓:刚刚入晓,清晨的意思。
  • 银蒜:一种植物,形态细长,可能指窗帘后的植物。
  • 玉台:古代一种高雅的台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
  • 鸠鸣莺唤:指鸠鸟在鸣叫,黄莺在歌唱,描绘春天的生机。
  • 宝马香车:形容富贵人家出行的豪华车马。
  • 碧罗幔:一种轻薄的帷帐,常用来装饰,营造春日气息。
  • 春信:春天的消息,指春天的到来。
  • 桃秾梨烂:桃花鲜艳,梨花盛开,描绘春天的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廉,清代诗人,擅长写作词曲,风格细腻,情感丰富。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俗,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赏春》创作于清代春季,诗人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美好,写下此词以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赏春》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诗的开头通过“正窗前,霞影绽”引入,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晨画面。霞光的绽放,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侵晓雨初散”则暗示了春雨过后的清新与宁静,给人一种舒适的心境。

在小院的描写中,“小院沈沈,帘幕下银蒜”通过细微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一种温馨的生活氛围。诗人运用“有人慵自梳头,玉台斜倚”的形象,展示了生活的闲适与优雅。在这幅画面中,鸟鸣和莺唤的声音更是为整个春日增添了生动的气息,仿佛可以听到春天的旋律。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春天的热闹场景,“多少宝马香车,还张碧罗幔”,在这里,诗人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春日的繁华与热闹,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最后,诗人以“算赚了一春多半”收尾,体现了一种对春天的珍惜与感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短暂。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也透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正窗前,霞影绽:描绘晨曦中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2. 侵晓雨初散:刚经历过春雨,空气清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3. 小院沈沈,帘幕下银蒜:小院的宁静,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生活的雅致。
  4. 有人慵自梳头,玉台斜倚:描绘闲适生活,表现人物的优雅姿态。
  5. 只频听鸠鸣莺唤:春天的声音,生命的欢歌,展现春的活力。
  6. 绿杨岸:绿柳依依,衬托出春天的生机。
  7. 多少宝马香车,还张碧罗幔:繁华喧闹的春天场景,展示富贵生活。
  8. 人影衣香,尽是看花伴:人们的聚集,春日的热闹,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9. 不妨春信迟来,桃秾梨烂:不在乎春天的到来是否及时,桃花盛开,梨花也正美好。
  10. 算赚了一春多半:感叹时间的流逝,春天的美好值得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霞影绽”形容晨曦,生动形象。
  • 拟人:鸟鸣莺唤,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宝马香车”与“碧罗幔”对称,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短暂美好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霞影:象征希望与美好。
  • :春雨象征着滋润与生命。
  • 银蒜:体现了生活的细腻。
  • 鸠鸣莺唤:春天的生机,象征自然界的复苏。
  • 宝马香车:繁华与富贵的生活景象。
  • 桃梨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正窗前,霞影绽”中的“霞影”指的是什么?

    • A. 夕阳
    • B. 晨曦
    • C. 夜色
    • D. 暴风
  2. “多少宝马香车”中的“宝马”指的是:

    • A. 普通马
    • B. 豪华马车
    • C. 田间小车
    • D. 赛马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生活的厌倦
    • B. 对春天的赞美与珍惜
    • C. 对时光的无奈
    • D. 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相思》

诗词对比:

  • 比较《祝英台近·赏春》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描写,而后者则强调壮丽的山水。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杂感 秋兴 晓雨二首 其一 文君井 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识之以野店山桥送马蹄为韵 其一 忆昔 书壁 严君平卜台 治心 早秋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觉寝 辰字旁的字 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手高眼低 牛字旁的字 眼结尾的成语 门房 一步到位 一狐之掖 隶字旁的字 高才博学 三累 絡缦 尊闻行知 雌竹 鬯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