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12
作者:曾廉〔清代〕
莫愁湖,桃叶渡。旧是弄舟处。正好春光,怕又逐潮去。依稀极浦危楼,楼头人在,倚银管教留春住。又风雨。六代花草凄迷,天低冶城树。谁更寻芳,马迹半泥絮。亦知春有时来,春来如故。怕只是美人迟暮。
莫愁湖边的桃叶渡口,正是我们曾经划舟游玩的地方。正值春光明媚,然而又怕春天会随潮水而去。隐约看到极远处的高楼,楼上的人倚着银管,似乎在留住这春天的美好。又是一场风雨,六代的花草凋零迷乱,天边的冶城树木低垂。谁还会去寻觅花香,马蹄印在泥泞中只留下一片絮状的痕迹。虽然知道春天总会再来,春天的到来也如往常一样,只是美人已然迟暮。
诗中提到的“留春”与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密切相关,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流逝岁月的感慨。此诗作中提到的“美人迟暮”,反映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作者介绍:曾廉,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作者在游历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引发对过往时光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和人事的感叹。
《祝英台近·留春》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莫愁湖,桃叶渡”引入,生动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场景,既有自然的美丽,又藏着无限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怕又逐潮去”传达出对春天短暂的忧虑,仿佛在警示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中反复出现的“春”字,不仅体现了春天的特质,也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起来,通过“六代花草凄迷”展现出春天的凋零,暗示着时间的无情。最后一句“怕只是美人迟暮”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青春和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融情于景,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美与青春的无限向往和对流逝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莫愁湖”位于哪个省?
“怕只是美人迟暮”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此为对《祝英台近·留春》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