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祝英台近·留春》

时间: 2025-04-26 03:39:12

诗句

莫愁湖,桃叶渡。

旧是弄舟处。

正好春光,怕又逐潮去。

依稀极浦危楼,楼头人在,倚银管、教留春住。

又风雨。

六代花草凄迷,天低冶城树。

谁更寻芳,马迹半泥絮。

亦知春有时来,春来如故。

怕只是、美人迟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12

祝英台近·留春

作者:曾廉〔清代〕

原文展示:

莫愁湖,桃叶渡。旧是弄舟处。正好春光,怕又逐潮去。依稀极浦危楼,楼头人在,倚银管教留春住。又风雨。六代花草凄迷,天低冶城树。谁更寻芳,马迹半泥絮。亦知春有时来,春来如故。怕只是美人迟暮。


白话文翻译:

莫愁湖边的桃叶渡口,正是我们曾经划舟游玩的地方。正值春光明媚,然而又怕春天会随潮水而去。隐约看到极远处的高楼,楼上的人倚着银管,似乎在留住这春天的美好。又是一场风雨,六代的花草凋零迷乱,天边的冶城树木低垂。谁还会去寻觅花香,马蹄印在泥泞中只留下一片絮状的痕迹。虽然知道春天总会再来,春天的到来也如往常一样,只是美人已然迟暮。


注释:

  • 莫愁湖:位于今浙江省,是风景名胜区。
  • 桃叶渡:渡口名,意指春天桃花盛开时的美好景象。
  • 留春:留住春天的意思,表现对春天美好的向往和惋惜。
  • 冶城:古代城池名,象征繁华与衰败。
  • 马迹:马蹄留下的痕迹,暗指游人稀少,景象凋零。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留春”与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密切相关,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流逝岁月的感慨。此诗作中提到的“美人迟暮”,反映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廉,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作者在游历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引发对过往时光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和人事的感叹。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留春》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莫愁湖,桃叶渡”引入,生动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场景,既有自然的美丽,又藏着无限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怕又逐潮去”传达出对春天短暂的忧虑,仿佛在警示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中反复出现的“春”字,不仅体现了春天的特质,也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活力。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起来,通过“六代花草凄迷”展现出春天的凋零,暗示着时间的无情。最后一句“怕只是美人迟暮”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青春和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融情于景,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愁湖,桃叶渡: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引出诗人对往昔游玩的怀念。
  • 旧是弄舟处:强调这是个熟悉的地方,蕴含着作者的个人记忆。
  • 正好春光,怕又逐潮去:春光正好,但又有失去的忧虑,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依稀极浦危楼:远眺高楼,意象模糊,象征着遥远的记忆。
  • 楼头人在,倚银管教留春住:高楼上的人似乎在试图留住春天,体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又风雨:突如其来的风雨,象征着生活中的变故。
  • 六代花草凄迷:历史的沧桑与花草的凋零,反映出时间的无情。
  • 天低冶城树:城外树木低垂,象征着衰败与失落。
  • 谁更寻芳,马迹半泥絮:人迹稀少,春日的美好似乎无人欣赏。
  • 亦知春有时来,春来如故:明白春天总会再来,体现出对生活的宽慰。
  • 怕只是美人迟暮:最终的感慨,青春易逝,令人感到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美人,形象生动。
  • 对仗:如“风雨”与“花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人的情感,表现出诗人的情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美与青春的无限向往和对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莫愁湖:象征宁静与美好。
  • 桃叶渡: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浪漫。
  • 危楼:象征过去的记忆与历史的沧桑。
  • 春天:象征生命与希望。
  • 美人:象征青春与美丽的逝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莫愁湖”位于哪个省?

    • A. 浙江省
    • B. 江苏省
    • C. 安徽省
    • D. 福建省
  2. “怕只是美人迟暮”的意思是什么?

    • A. 美人依然年轻
    • B. 美人已失去青春
    • C. 美人即将归来
    • D. 美人正在盛开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曾廉的《祝英台近·留春》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但李清照的风格更加柔美细腻,而曾廉则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此为对《祝英台近·留春》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佳作。

相关查询

小斋夜思 送徐任 离宛丘斗门 寓陈杂诗十首 冬至三首 永宁遣兴三首 闻鹎鵊 秋雨书事 感春三首 其一 七月六日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糹字旁的字 柳骨颜筋 谆谆诰诫 秃宝盖的字 要敌 巛字旁的字 削格 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鬯字旁的字 盛年不重来 青林黑塞 驴开头的成语 尸横遍野 首尾贯通 折文旁的字 席履丰厚 儇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