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

时间: 2025-08-05 12:45:33

诗句

尝评节物佳,无出九日上。

岂独为黄花,端由有元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2:45:33

原文展示:

九日 赵蕃 〔宋代〕

尝评节物佳,无出九日上。 岂独为黄花,端由有元亮。

白话文翻译:

曾经评价过,没有哪个节日的景物能比得上重阳节的美好。 不仅仅是因为菊花,更因为有了像陶渊明(元亮)这样的人。

注释:

  • 尝评:曾经评价。
  • 节物:节日的景物。
  • 九日: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
  • 黄花:指菊花,因重阳节有赏菊的习俗。
  • 端由:主要是因为。
  • 元亮:陶渊明的字,此处指陶渊明,因其爱菊而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此诗通过对重阳节的赞美,表达了对陶渊明式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通过对节日的赞美,表达了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菊花这一象征性植物的喜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重阳节的赞美,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通过对菊花的提及,隐喻了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无出九日上”一句,强调了重阳节在所有节日中的独特地位,而“岂独为黄花,端由有元亮”则进一步点明了菊花和陶渊明的关联,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赵蕃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尝评节物佳,无出九日上。”:诗人曾经评价过,没有哪个节日的景物能比得上重阳节的美好。
  • “岂独为黄花,端由有元亮。”:不仅仅是因为菊花,更因为有了像陶渊明这样的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其他节日与重阳节的景物,强调了重阳节的独特之美。
  • 隐喻:通过提及菊花和陶渊明,隐喻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重阳节的赞美和对陶渊明式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菊花:象征着高洁和隐逸,与陶渊明的形象紧密相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端午节 D. 春节

  2. 诗中的“元亮”指的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王维

答案: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了隐逸生活的乐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赵蕃的《九日》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涉及重阳节,但赵蕃的诗更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陶渊明集》:深入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作品,有助于理解诗中的典故。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所闻 挽余丞相四首 叠韵春日杂兴五首 沧趣楼杂诗 其六 代巩使君上东宫生日 家藏旧画效前人论画绝句各系一诗 其十四 寅夫示再登鼓山四诗仆虽不获同游然来诗不可虚辱次韵奉谢且致归班之饯 其二 罗畴老录示和丹霞绝句五首次韵 其四 庚辰正月过海子桥望西山晴雪烂然 宣州开元寺南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秘监 沦湑 脚踢拳打 鬲字旁的字 包含挼的词语有哪些 三首六臂 铁心石肠 轻悠悠 釆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唯命是听 家训 东流西上 聿字旁的字 灭德立违 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