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8:06
湖桥柳色已津津,回首西山泼烂银。天意自知寒不久,并将奇丽作新春。
湖边的桥上,柳树的颜色显得格外鲜艳,回头望去,西山上的雪光辉灿烂,犹如泼洒的银子。天意自知寒冷的日子不会太久,很快就会把这奇丽的景色变成新春的美好。
此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常常与生机和希望联系在一起,诗中提到的“新春”暗含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作者介绍: 顾清,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灵气。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庚辰年正月,正值寒冬将尽、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大自然变迁的敏感。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出冬去春来的美丽过程。开头的“湖桥柳色已津津”,描绘了春意萌动时,柳树已经吐出了新芽,颜色鲜艳,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接着的“回首西山泼烂银”,则描写了西山上的雪光辉灿烂,像是洒下了银子,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了冬天的余韵和景致。最后两句“天意自知寒不久,并将奇丽作新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寒冷的日子不会持续太久,春天的美丽即将到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自然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切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传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柳树在什么季节开始发芽?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泼烂银”指代的是什么?
A. 夕阳
B. 雪
C. 水
D. 云
诗中的“天意自知寒不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期待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与顾清的《庚辰正月过海子桥望西山晴雪烂然》都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但李白侧重于春光中的个人情感,而顾清则更着眼于自然的变化与美丽。两者都体现了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但风格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