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门仙迹》

时间: 2025-05-07 09:06:15

诗句

仙女乘鸾去,瑶台风雾浓。

空馀石池水,清浅落芙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6:15

原文展示:

风门仙迹
仙女乘鸾去,瑶台风雾浓。
空馀石池水,清浅落芙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女乘着神鸟离去,瑶台上云雾缭绕,显得神秘而幽深。只留下石池里的清水,水面上漂浮着淡淡的芙蓉花,显得宁静而清幽。

注释:

字词注释:

  1. 仙女:道教或民间传说中的女神,常被描绘为超凡脱俗的美丽女性。
  2. 乘鸾:乘坐一种神鸟,鸾鸟在古代传说中象征着吉祥与美好。
  3. 瑶台: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着仙境。
  4. 风雾浓:形容瑶台上的云雾非常浓厚,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5. 空馀:只剩下,留下来。
  6. 石池水:石头围成的池塘里的水。
  7. 清浅:水清澈而不深。
  8. 落芙蓉:指芙蓉花飘落在水面上,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仙女”“瑶台”均源自中国古代的道教文化和神话传说,象征着理想中的美好境界与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常在作品中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静谧的环境中创作,诗人反映了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逝去的事物的惋惜,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风门仙迹》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一位仙女的离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开头两句“仙女乘鸾去,瑶台风雾浓”描绘了仙女的神秘与瑶台的缥缈,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这种仙境般的描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空间,感受到自然与人神之间的密切联系。

后两句“空馀石池水,清浅落芙蓉”则转向一种空灵的意境,强调了仙女离去后留下的宁静与 emptiness。石池中的水清澈见底,芙蓉花在水面上轻轻漂浮,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这一对比更突显了仙女的离去所带来的失落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可奈何的美。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其讲究,既有对仙女的描绘,也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女乘鸾去:描绘仙女乘坐神鸟离去,象征着美好与神秘的事物向我们逐渐远去。
  2. 瑶台风雾浓:渲染出瑶台的神秘氛围,暗示仙女的世界是一个不可触及的境界。
  3. 空馀石池水:强调仙女离去后的空虚感,只有石池的水仍然静静流淌。
  4. 清浅落芙蓉:水面漂浮的芙蓉花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遗憾,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仙女与鸾鸟的结合,象征着美与自由。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美。
  • 拟人:水面上漂浮的芙蓉花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情绪。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仙女的离去为线索,探讨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逝去美好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仙女:美好与神秘的象征。
  2. :吉祥与美好的象征。
  3. 瑶台:理想中的居所,代表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4. 石池水:静谧与清澈,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5. 芙蓉:美好的回忆,象征着短暂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仙女乘鸾去”中的“鸾”象征什么?

    • A. 美好与吉祥
    • B. 离别与忧伤
    • C. 自然与生命
    • D. 历史与文化
  2. 诗的最后一句“清浅落芙蓉”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
    • C. 平静
    •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风门仙迹》更侧重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与怀念,而《庐山谣》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感悟,二者在主题及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五 倾月 东偏纸阁初成 偶得双鲫 晚春 春尽记可喜数事 饮罢寺门独立有感 晓赋 连日暴下薾然不支戏作 观月 戏赠酒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缘的词语有哪些 寸阴是惜 十字旁的字 踏步不前 草木皆兵 悲不自胜 包含矣的成语 面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离京 示字旁的字 谥策 蝇营鼠窥 尸字头的字 排调 打前站 丰姿绰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