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2:26
临水层轩敞,依山一径长。
穿云春习射,坐月晚乘凉。
竹槛留禽语,松花蓄鹤粮。
街尘高十丈,不遣过红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临水而建的宽敞楼阁,旁边有一条蜿蜒的山路。春天的云层中有射箭的乐趣,晚上坐在月光下乘凉是多么惬意。竹栅栏外的鸟儿在欢唱,松树的花朵为鹤提供了食物。街道上的尘土有十丈高,但我不允许它们穿过红墙。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中“坐月”与古人月下吟诗的场景相呼应,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那逊兰保,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他擅长山水诗,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小园落成之际,表现了诗人对新居环境的喜悦与感慨,尤其是在春天的氛围中,诗人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开篇就描绘了一个临水而建的宽敞楼阁,给人以开阔的感觉,仿佛能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清新气息。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射箭、坐月、听鸟鸣、松花的细节,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
诗中“街尘高十丈”一句,反映了作者对外部世界的排斥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似乎在强调他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在这幅宁静宜人的画面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传达了生活的简单与美好,展现了他的生活理想与哲学追求。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反映了诗人对清新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喧嚣的逃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位?
诗中提到的“竹槛”主要用来做什么?
诗中“街尘高十丈”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