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8:17
义川公主挽词 ——顾况 〔唐代〕
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
月边丹桂落,风底白杨悲。
杂珮分泉户,馀香出繐帷。
夜台飞镜匣,偏共掩蛾眉。
在弄玉吹箫之后,湘灵在鼓瑟的时刻。
月光下丹桂花瓣飘落,风中白杨树发出哀伤的声音。
珠翠的声响传出泉水的小门,余香从轻纱帷帐中飘散。
夜晚的台子上飞舞着镜匣,只为掩藏那蛾眉般的美目。
本诗中的“弄玉”和“湘灵”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美人,分别代表了才华与艺术。诗中提到的丹桂和白杨树则常用来表现思念与哀伤的情感,结合了自然与人情,展现了诗人对义川公主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顾况,字天爵,唐代诗人,擅长写诗,多描写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婉约。他的诗歌常常展现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
创作背景:本诗为悼念义川公主而作,公主在世时才情横溢,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人在此时以音乐与自然的意象,表达了对公主的怀念和哀悼。
《义川公主挽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描绘了对义川公主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通过“弄玉”和“湘灵”,展现了公主的才情与优雅,营造出一种音乐的氛围。接下来的“月边丹桂落,风底白杨悲”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哀伤与思念的情感。丹桂的凋零和白杨的悲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悲凉气氛。
“杂珮分泉户,馀香出繐帷”两句则通过声音和香气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幽静而美好的氛围,仿佛能够感受到公主在世时的美好时光。而最后一句“夜台飞镜匣,偏共掩蛾眉”,则以“镜匣”象征公主的美丽和娇羞,暗示着她的离去带来的无法挽回的遗憾。
整首诗以音乐和自然的交融,构建出了一幅美丽而哀伤的画面,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义川公主深切的怀念与怜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音乐、自然景象与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义川公主深刻的怀念和惋惜。诗中所展现的才情与美丽,以及随之而来的哀伤,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不可挽回的惋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弄玉”是谁?
诗中“湘灵”代表什么?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离骚》与《义川公主挽词》: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与哀伤,但《离骚》更加强调个人的挣扎与情感,而《义川公主挽词》则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展现出更为细腻的怀念。
《静夜思》与《义川公主挽词》: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对月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义川公主挽词》则通过对公主的怀念,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