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5:01
江皋倦游客,薄暮怀归者。
扬舲浮大川,惆怅至日下。
靃靡青莎被,潺湲石溜泻。
寄语持笙簧,舒忧愿自假。
归途岂难涉,翻同江上夏。
在江边,游人疲倦,傍晚时分思念归家的人。
轻舟在宽广的水面上漂浮,心中惆怅,直到日落时分。
青色的芦苇随风摇曳,水流潺潺从石头间滑落。
我寄语于那持笙的朋友,希望能借此舒展心中的忧愁。
归途难道就难以涉水吗?其实就像在江上度夏一样。
作者介绍:谢朓(约464年-499年),字景仁,号太初,南朝梁人,是著名的诗人,以清新、自然、感伤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及游子心情,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创作背景:谢朓的这首诗写于他游玩归来的途中,正值黄昏,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寄托。正值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常借游诗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此诗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色与游人内心的感受,将游子对家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融合在一起。开篇“江皋倦游客,薄暮怀归者”直入主题,游人的倦怠与即将降临的夜幕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急迫的归家情绪。接下来的描写中,“扬舲浮大川”展现了游人乘船的悠闲状态,但随之而来的“惆怅至日下”则反转了这一悠闲,增添了忧伤的情感。
诗中“靃靡青莎被,潺湲石溜泻”描绘了自然美景,青莎如被,水流如歌,似乎在呼应游人的心情。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突显了游子内心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最后的“寄语持笙簧,舒忧愿自假”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更是对自己内心忧愁的寄托。他希望通过音乐来舒缓心中的忧愁,让归途不再艰难。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江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游子对家的思念与对友人的寄托,体现了谢朓在诗歌创作中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厚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借助自然景色与音乐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归家的渴望,体现了人们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与归属感。
诗词测试:
诗中“倦游客”指的是:
A. 游玩过度而感到疲倦的人
B. 只是在江边闲逛的人
C. 归乡路上的人
“扬舲浮大川”中的“扬舲”意为:
A. 划船
B. 扬帆
C. 漂浮
诗中提到的“持笙簧”是指:
A. 演奏乐器的人
B. 旅行的朋友
C. 归家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