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7:57
汪运干容安斋
作者: 方岳 〔宋代〕
笔峰插天碧,其下可以庐。
谁与半间云,共此一束书。
君看柴桑人,自爱松菊居。
北窗天地宽,不受世卷舒。
脱巾漉老瓦,高枕眠华胥。
日月双车毂,乾坤一蘧蒢。
是身亦安用,吾膝犹自如。
烟波健跨犊,藓石寒缗渔。
农人告春暮,山月随归锄。
尚堪抱文度,谈诗到黄初。
谨毋屈声利,望尘拜轩车。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安静的斋房中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诗的开头描写了笔形的山峰直插苍穹,山下可以建造一个舒适的庐舍。与谁共享这半间云雾,来共同品味书中之乐?你看那柴桑的人,自得其乐于松菊的居所。北窗外是宽广的天地,不受世俗的纷扰。作者脱去头巾,躲避老旧的瓦片,高枕而眠,恍若在华胥国中。日月在双车的轮毂中旋转,天地在一根小草中交融。这样的身心安逸,何须追求更多?我膝头的安适仍然如昔。烟波浩渺,舟行如跨犊,苔藓石上寒冷的渔网。农人告别春天的暮色,山间的明月伴随他归家的锄头。尚且能怀抱文采,谈论诗歌直到黄昏之时。谨记不要屈从于声名利禄,向尘世的豪车投去敬仰的目光。
方岳,字子恺,号香山,宋代诗人,擅长于诗词和散文,尤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其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创作于方岳隐居之际,旨在表达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诗中不仅展现了山水田园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汪运干容安斋》是一首展现隐逸生活的优美诗歌,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个人心境,传达了诗人方岳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篇即以“笔峰插天碧”的壮丽意象,展示了自然的宏伟,隐喻着诗人心中的理想。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与“半间云”的意象联系,表达了与自然共处的愿望,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柴桑的松菊象征着宁静与自爱,体现了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而“北窗天地宽”的描绘,则表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与宽广,超越了世俗的琐碎与纷扰。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诗人将日月和天地的变化写得细腻而深远,展现时光流逝中的哲理。最后,诗人以农人的日常生活作结,既体现了自然的规律,又强化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更通过对自然与人内心的探讨,表达了方岳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兼具了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美感。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对真实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柴桑人”象征什么?
“日月双车毂”中的“车毂”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