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雁来红》

时间: 2025-05-02 12:33:43

诗句

秋入山篱叶正丹,老天浑误作花看。

不知宋玉今何似,雁欲来时霜正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43

原文展示:

雁来红
作者: 方岳 〔宋代〕

秋入山篱叶正丹,
老天浑误作花看。
不知宋玉今何似,
雁欲来时霜正寒。

白话文翻译:

秋天已经来到,山边篱笆上的树叶正红艳如丹,
老天似乎把这景象误认为是花开。
不知如今的宋玉在何处,
寒霜将至,雁群即将飞来。

注释:

  • 秋入:秋天来临。
  • 山篱:山边的篱笆。
  • 叶正丹:叶子正红。
  • 老天:意指自然或天意。
  • 浑误:完全误解。
  • 宋玉:指宋玉,战国时期的著名辞人,因其才华而令人怀念。
  • 霜正寒:寒霜正浓。

典故解析:

  • 宋玉: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辞人,因其才华横溢而被后世所怀念,诗中提及他,反映了诗人对才子与时代的思考。
  • 雁欲来:常用来象征北归的雁阵,寓意时节的变化与生命的迁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北宋诗人,字季明,号青松,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季,正值秋天来临,诗人感受到季节变化的深刻与自然景象的美丽,同时也引发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诗歌鉴赏:

《雁来红》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山篱间红叶的美丽。首联“秋入山篱叶正丹”以直观的景象引入,展现出秋天的到来,红叶如火,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老天浑误作花看”,则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受,似乎在调侃秋季的美丽让人误以为是春天的花开,这种反差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后两句则转向怀旧与思考:不知宋玉今何似,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在这个时节,正是雁群归来的时刻,“霜正寒”则暗示着一种即将到来的凄凉,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色彩与季节的变化,描绘出了一幅美丽而又略带伤感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入山篱叶正丹:描绘秋天的到来,山边篱笆的树叶变红,构成美丽的秋日画面。
  2. 老天浑误作花看:用“老天”拟人化,表示自然景象如花般绚烂,引发人们的误解。
  3. 不知宋玉今何似:提到宋玉,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
  4. 雁欲来时霜正寒:雁群即将归来,寒霜预示着严冬的来临,折射出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老天”赋予人的情感。
  • 对仗:前后两句的意象构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美景与对宋玉的怀念,表达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成熟与变迁。
  • 丹叶:象征美丽与生命的绚烂。
  • :象征迁徙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宋玉
    D. 白居易

  2.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季节的变化? A. 花
    B. 雁
    C. 叶
    D. 水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哀伤
    C. 激昂
    D. 平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更多地强调了宁静与隐逸的生活,而《雁来红》则在美景之中融入了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方岳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握金钗 其二 选冠子 其二 好事近·世事莫牵萦 卜算子·一日抵三秋 醉桃源/阮郎归 一落索·鸟散馀花飞舞 如梦令·百和宝钗香佩 水调歌头·抚床多感慨 水调歌头·心肝皆锦绣 南歌子·策杖穿荒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堂地狱 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迥乎不同 攴字旁的字 步履如飞 捉事人 纤施 徼怨 包含韵的词语有哪些 立业安邦 弥甥 示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不管三七二十一 血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