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六月喜雨三首》

时间: 2025-08-11 17:46:27

诗句

守臣两月祷山川,诏旨才颁便沛然。

不是格天缘诏旨,忧民天子本如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7:46:27

原文展示:

《六月喜雨三首》

守臣两月祷山川,
诏旨才颁便沛然。
不是格天缘诏旨,
忧民天子本如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守边的官员已经祈求雨水两个月,直到皇帝发布了旨意,雨水才开始倾泻而下。这并不是因为天意听从了皇帝的诏令,而是因为关心民生的皇帝本身就如同上天一般。


注释:

  • 守臣:指负责守卫边疆的官员。
  • :祈求、祷告。
  • 沛然:形容雨水丰沛、滂沱的样子。
  • 格天:指天意、自然的法则。
  • 忧民:指关心百姓的生计。
  • 天子:指皇帝。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守臣”与“天子”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士人和皇权的重视。皇帝被视为天子,天子对百姓的关怀被认为是统治的重要之处。诗中反映出皇帝与天之间的关系,并暗示了君权与民生的紧密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并称为“宋诗三大家”。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社会,雨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诗人通过描述雨水的来临,表达了对民生的关切以及对皇权作用的思考。


诗歌鉴赏:

《六月喜雨三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雨水降临的喜悦,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天命和人事关系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守臣两月祷山川”,显示出地方官员对自然的无奈和对百姓的责任感。接着“诏旨才颁便沛然”,表达了皇帝的旨意对自然现象的影响,似乎暗示了皇权的威力。

然而,诗人接下来的“不是格天缘诏旨”一句,带有明显的反讽意味,指出雨水的降临并非单靠皇帝的命令,而是反映了天子本身对民众的关怀。这种对比不仅强调了君主的责任,也揭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整首诗通过雨水这一自然现象,传达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政治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守臣两月祷山川:地方官员为了百姓的生计,祈求山川降雨已达两个月之久。
  2. 诏旨才颁便沛然:皇帝下达命令后,雨水立刻丰沛而降,暗示雨水的来临与皇权有关。
  3. 不是格天缘诏旨:雨水的降临并不是因为天听从了皇帝的命令,而是自然的规律。
  4. 忧民天子本如天:关心民生的皇帝,如同上天一般,体现了君主的责任与仁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反讽:通过“不是格天缘诏旨”展现了对权力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降雨的情景,表达了对民生的关心和对统治者责任的思考,强调了君主应关心百姓生计的道德责任。


意象分析:

  • 雨水:象征着丰收和希望,代表着自然对人类生活的恩赐。
  • 山川:代表自然环境,也象征着国家和民生的安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守臣”是指谁? A. 皇帝
    B. 地方官员
    C. 百姓

  2. 诗中的“沛然”是形容什么的? A. 繁荣
    B. 雨水丰沛
    C. 天空

  3. “不是格天缘诏旨”表达了什么观点? A. 皇权绝对
    B. 自然规律独立于人事
    C. 祈雨无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范成大的《田园乐》

诗词对比:

在陆游的诗中也常常流露出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和对自然的观察,反映出相似的主题和情感。两位诗人在对待民生和自然的态度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大家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桐柏山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 其八 石上苔 送元中丞江淮转运(一作王维诗) 新雨喜得王卿书问 赠李十六 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 送王使君移镇淮南 初黄绶赴蓝田县作 新丰主人 送时暹避难适荆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盗不过五女门 居安资深 淹滞措大 乡亭 淹黄潦倒 七事八事 鬥字旁的字 包含遮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朽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贪残无厌 导谕 堂皇正大 万窍 包含愿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