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2:3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30:24
《过桐柏山》
作者:钱起 〔唐代〕
秋风过楚山,山静秋声晚。
赏心无定极,仙步亦清远。
返照云窦空,寒流石苔浅。
羽人昔已去,灵迹欣方践。
投策谢归途,世缘从此遣。
《过桐柏山》表达了诗人游历桐柏山时的心情。诗的前两句描写了秋风吹过楚山的情景,山中静谧,晚秋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诗人提到赏心的愉悦没有尽头,仿佛仙人步伐轻盈而遥远。接着,诗人描绘了夕阳照射下的空旷云层,寒流在石头和苔藓之间流淌。最后,诗人感慨昔日的神仙已然离去,如今只留下灵迹可以追寻,因此决定放下手中的策马,告别归途,从此与世俗缘分断绝。
钱起(约842年-908年),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苏州。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景交融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风光。钱起的诗风受王维影响,注重意境的营造。
《过桐柏山》创作于诗人游历桐柏山时。桐柏山位于河南省南部,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诗人在此时感受到秋风带来的凉意与宁静,从而引发对人世无常的思考,表现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疏离。
《过桐柏山》是一首具有浓厚山水情怀的诗作。诗人在秋日的桐柏山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情景交融,心境豁达。首联“秋风过楚山,山静秋声晚”,通过秋风的描写引入全诗,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韵律。
中间部分“赏心无定极,仙步亦清远”,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与对仙人生活的向往,似乎在暗示追求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境界。而“返照云窦空,寒流石苔浅”则是通过描绘夕阳和寒流的意象,使得自然景色更加生动,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最后两句“羽人昔已去,灵迹欣方践”则回归到人世间,感叹神仙的离去,似乎在表达一种对逝去梦想的怀念以及放下的释然。整首诗用意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人通过描绘秋日山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人世无常的思考与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楚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的山
B. 南方的山
C. 西方的山
“羽人昔已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神仙的怀念
B. 对世俗的留恋
C. 对自然的厌倦
诗中的“寒流”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冷风
B. 秋天的凉意
C. 夏天的热浪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