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天台通上人》

时间: 2025-07-29 22:40:08

诗句

老倦逢迎揖客稀,上人乃肯顾柴扉。

愧无林下茶瓜待,忽有空中杖锡飞。

师瘦能吟无本句,吾穷难赠大颠衣。

此行不枉观南海,探得珊瑚满载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22:40:08

原文展示:

赠天台通上人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老倦逢迎揖客稀,上人乃肯顾柴扉。
愧无林下茶瓜待,忽有空中杖锡飞。
师瘦能吟无本句,吾穷难赠大颠衣。
此行不枉观南海,探得珊瑚满载归。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已疲倦于迎接宾客,难得遇见你这样的人;你愿意推开柴门来见我,实在让我感到荣幸。
我感到愧疚,因为没有林下的茶和瓜果来招待你,忽然看到你手持空中的杖和锡杖飞来。
你瘦弱却能吟诵出这句诗句,而我却穷困潦倒,无法赠送你一件华丽的衣服。
这次旅程让我不虚此行,能够观赏南海的美景,还探得满载而归的珊瑚。


注释:

字词注释:

  • : 疲倦,厌倦。
  • : 拱手作礼。
  • : 关照,照顾。
  • 柴扉: 杉木门,表示简陋的居所。
  • : 感到羞愧。
  • 林下: 林荫下,指清幽处所。
  • 杖锡: 一种僧侣常用的手杖,象征修行。
  • 颠衣: 华丽的衣服,象征财富和地位。
  • 南海: 泛指南方的海洋,象征广阔的视野。

典故解析:

  • 南海: 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遥远和丰富的资源。
  • 茶瓜: 指在清幽之地自种的茶和瓜果,象征着恬淡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台山人,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隐逸为题,反映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不安之时。诗人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人品质的钦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与“上人”的对话,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人境界的追求。首句中的“老倦逢迎”表明了诗人已厌倦了世俗的迎来送往,渴望得与真正的高人交流。接下来的“上人乃肯顾柴扉”则表现出对上人的尊敬,柴扉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暗示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而“愧无林下茶瓜待”则透露出诗人因无法以丰盛的招待来欢迎上人而感到羞愧,表现了他对高人境界的追慕,以及对自身局限的自省。“忽有空中杖锡飞”描绘了高人突然出现的神秘和超凡,仿佛超越了尘世的纷扰。

最后两句“此行不枉观南海,探得珊瑚满载归”则体现了诗人对南海之行的满意,寓意着虽然身处世俗,心中却依然有追求和收获。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高人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倦逢迎揖客稀: 诗人年长,厌倦了迎接客人的繁琐,感到交往的稀少。
  • 上人乃肯顾柴扉: 终于有一位高人愿意探望他,感到意外和珍惜。
  • 愧无林下茶瓜待: 对于没有丰盛的招待感到愧疚,表达出对高人的敬意。
  • 忽有空中杖锡飞: 突然看到高人如同神仙般降临,显得神秘而不凡。
  • 师瘦能吟无本句: 高人虽然身材瘦弱,却能吟诵出优美的诗句。
  • 吾穷难赠大颠衣: 自己贫穷,无法赠送华丽的衣物,反映出自谦和无奈。
  • 此行不枉观南海: 这次南海之行不虚此行,有了美好的经历。
  • 探得珊瑚满载归: 收获了美丽的珊瑚,象征着人生的收获和旅行的意义。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老倦”与“上人”、“愧无”与“忽有”等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象征: “珊瑚”象征着美好的收获与追求,传达出深层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高人品质的钦佩,以及在世俗生活中对真情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柴扉: 象征简朴的生活和对隐逸的向往。
  • 南海: 象征着广阔的视野和人生的探索。
  • 杖锡: 表现出高人的超凡脱俗与修行的境界。
  • 珊瑚: 象征美好的收获和经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倦逢迎”表明诗人的什么心态?
    A. 兴奋
    B. 疲倦
    C. 想念

  2. “愧无林下茶瓜待”反映了诗人对高人的什么态度?
    A. 忽视
    B. 羞愧
    C. 轻视

  3. 诗中提到的“空中杖锡”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人
    C. 旅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 by 杜甫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赠友人》: 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但更多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感慨。
  • 《山中杂诗》: 与本诗类似,均有隐逸生活的描写,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蛟峰先生熟睡吟 和夹谷书隐先生寄题蛟峰石峡书院三十韵 和寄可庵卢教谕 和何宁谷韵 和何逢原寄韵 和方耜岩见寄 和方山房韵寄李郎中 和方大山寄韵 和抱瓮冯提学二首 和抱瓮冯提学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字旁的字 眼下 托钵沿门 黑字旁的字 玄妙无穷 民居 风行草靡 发扬光大 构言 领结尾的成语 肉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鬯字旁的字 宵类 不可开交 双拳不敌四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