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6:39
《顷净慈伦老将示寂以其师无准塔铭见属后三年》
作者:刘克庄
丛林老宿川无准,不钓纤鳞钓大鱼。
抱佛脚多同学者,得吾髓有几人欤。
难呼兜率谈宗旨,且问狐山乞绪馀。
自笑余文无用处,热瞒俗眼说真如。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宗教和学问的思考。诗中提到的“丛林老宿”是指寺庙中的老僧,表示他不再追求微小的利益(“不钓纤鳞”),而是追求更深远的智慧(“钓大鱼”)。虽然很多人都在学习佛法,但真正能领悟其精髓的却不多。接着提到“兜率”,这是佛教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对宗旨的探讨。最后,作者自嘲自己的文章没有实际用途,尽管他努力想要表达真理,却未能被世俗所理解。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明,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人生、宗教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宗教和哲学思考的背景下,刘克庄在经历了世俗的纷扰后,回到内心的宁静,试图表达对真理的追寻。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我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宗教信仰的深思。诗的开头通过“丛林老宿”引入,表现了对老僧的尊重,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俗利益的超然态度。接下来的“钓大鱼”更是明确了追求真理的重要性,这种追求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
“抱佛脚多同学者”一句道出了佛教徒的普遍状态,大家都在学习佛法,但真正能够理解其深意的人却寥寥无几,这种现象引发了作者的深思。接下来的“难呼兜率谈宗旨”,更是将诗的主题推向高潮,指向更高的哲学思考。
最后,作者的自嘲“自笑余文无用处”,展现了对自身文学创作的反思,尽管努力表达真理,却未能被世俗所认同,这种矛盾和挣扎,让整首诗更加深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追求真理的渴望和对世俗理解的无奈,反映出作者对宗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丛林老宿”指的是:
A. 年轻的僧人
B. 年长的僧人
C. 一位教徒
D. 一个哲学家
“钓大鱼”比喻的是:
A. 追求物质利益
B. 追求深刻的智慧
C. 追求名利
D. 追求世俗的快乐
诗人对自己的创作态度是:
A. 自豪
B. 自嘲
C. 无所谓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