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山中十首》

时间: 2025-04-23 07:28:13

诗句

玉筯篆文古,银钩楷清精。

得知千载下,时有打碑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28:13

原文展示:

玉筯篆文古,银钩楷清精。
得知千载下,时有打碑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古老的诗文和碑刻的美丽。诗中提到的“玉筯”和“银钩”分别象征着古代书法的精美和严谨。千年之后,仍然能听到敲击碑石的声音,说明这些古代的文化遗迹仍在延续。

注释:

  • 玉筯:指玉制的书写工具,这里象征书法的高雅和古老。
  • 篆文:古代的一种书法字体,通常用来刻印在石碑上。
  • 银钩:指细致的书法笔触,形容字迹的清晰和工整。
  • 楷清精:楷书字体清晰而工整。
  • 打碑声:指敲击石碑所发出的声音,象征着对古文化的传承和铭刻。

典故解析:

  • 千载:指很长的时间,这里强调古代文化的悠久。
  • 古代书法和碑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人通过这些元素表现了对古文化的敬仰和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以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尤其在山水诗方面有独特的见解。

创作背景:

《宿山中十首》是刘克庄在山中旅居时写的,反映了他对自然和古文化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提到的“玉筯”和“银钩”是古代书法艺术的象征,展现出一种优雅和精致的美感。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赞美与敬仰。同时,诗中的“打碑声”不仅是一种声音的描绘,更是一种文化的回响,体现了历史的延续。诗人在山中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突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了一种古韵悠长的氛围,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文化的厚重与绵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筯篆文古:通过“玉筯”这一象征物,表现出古代书法的高雅和传统。
  • 银钩楷清精:进一步强调书法的工整和清晰,构建出一种精致的艺术氛围。
  • 得知千载下:形容这些文化古迹穿越千年,仍然被人们所知晓。
  • 时有打碑声:用声音的描写来传达历史的延续,反映出古文化的持久魅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法工具“玉筯”和“银钩”作为古代文化的象征。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传承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艺术的珍视与认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筯:象征高雅的书法艺术。
  • 银钩:象征书法的清晰与工整。
  • 打碑声:象征文化传承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筯”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高雅的书法艺术
    B. 普通的写字工具
    C. 现代文化

  2. 诗中提到的“打碑声”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古代文化的消逝
    B. 文化传承的延续
    C. 书法的美丽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刘克庄的《宿山中十首》都反映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但李白更注重个体情感的表达,而刘克庄则更侧重于对文化遗产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代书法艺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赵积中白莲三首 寄余元明 和因上人四首 次韵孙兴宗秋怀 和陈天予经过南巢邑人迎旧尹 归朝欢·透隙敲窗风摵摵 临江仙(和陈德公) 次韵陈勉仲二首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渔家傲(和孔纯老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指指戳戳 晌午饭 倍半 丸结尾的成语 水字旁的字 蒸陶 王字旁的字 卓逸不群 离痕 川字旁的字 放空炮 不得而知 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励志冰檗 生发未燥 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