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1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4:36
立春
作者:刘克庄 〔宋代〕
綵胜矜时节,其如两鬓皤。
所欣解馀冻,已觉扇微和。
牧竖眠吹笛,渔翁起晒蓑。
土牛蹄角赤,休咎果如何。
这春暖花开的时节,犹如白发苍苍的老人。
我欣喜于残冬已去,微风轻拂,感觉到春的气息。
牧童在梦中吹着笛子,渔翁也起来晒他的蓑衣。
土地上的牛蹄印迹鲜红,这种气候究竟是好是坏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土牛”一词,通常指的是农耕的牛,象征着与土地的紧密联系,反映出农耕文化的根基。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石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立春》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来临的欣喜之情,诗中展现了一幅春天的田园图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耕生活。
《立春》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诗作,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传达出诗人对春的喜悦。开篇的“綵胜矜时节,其如两鬓皤”,以春天的华丽与老人的白发作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令人感慨。接着,诗人通过“所欣解馀冻,已觉扇微和”表达了春天带来的温暖,解除了冬天的寒冷,给人带来新的希望。
“牧竖眠吹笛,渔翁起晒蓑”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牧童的笛声与渔翁的闲适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图景,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春天。最后一句“土牛蹄角赤,休咎果如何”则引发了对自然与农业的思考,暗示了春天的来临可能带来的丰收与挑战。
整首诗不仅有春天的自然美,也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大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希望,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綵胜”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牧竖眠吹笛”中的“竖”指的是:
A. 牧羊人
B. 牧童
C. 牧牛人
D. 渔夫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牛的蹄印
C. 田园的景色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春晓》与《立春》:
《春江花月夜》与《立春》: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