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3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8:33
不惜奔波苦,招邀返里门。
颓垣留火色,委骨认刀痕。
大漠风声恶,荒原日气昏。
邻翁相对语,凄恻不堪论。
不惜奔波辛苦,只为回到故乡的门口。
破败的墙垣上留下了火烧的痕迹,尸骨残留着刀伤的痕迹。
大漠中的风声凶恶,荒原上的阳光令人昏沉。
邻居老翁相对而坐,谈论着往事,令人心痛不已。
作者介绍:李皋,清代诗人,以其抒情诗闻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战乱之后,诗人归乡的途中,目睹了故乡的破败与生灵涂炭,深感悲痛与无奈。
《乱后返里》是李皋在战乱后归乡之际所作,诗中渗透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战争的痛恨。首联通过“不惜奔波苦,招邀返里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和不屈的精神,尽管路途艰难,仍然不想放弃归乡的希望。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贯穿全诗,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颓垣留火色,委骨认刀痕”则以极为直白的方式,展示了战后的惨状,破败的墙垣和屠戮的痕迹,无不让人感到心痛。诗人在此刻的描写中,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紧密结合,既有对家园沦陷的悲痛,也有对生命的无奈。
“大漠风声恶,荒原日气昏”以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孤寂与无助,展现了一种荒凉的氛围。最后一句“邻翁相对语,凄恻不堪论”,则将目光转向邻里关系,表达了人们在战后重聚时的无奈与哀伤。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战争的深沉控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控诉,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颓垣”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战乱带来的民族悲痛,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怀,而李皋则更为注重个人的归属感与故乡情怀,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相互呼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