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5:14
《芭蕉》 作者: 释善珍 〔宋代〕
瓦沟月暗乱萤飞,
照见芭蕉叶上诗。
忆得前时吟最苦,自携残烛拂蛛丝。
在幽暗的瓦沟中,月光微弱,萤火虫飞舞不定,
月光照亮了芭蕉叶上的诗句。
我回忆起之前吟诗时的艰辛,自己带着残烛,轻轻拂去蛛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吟诗”的回忆,可以引发对文人生活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往日艰辛的怀念。
作者介绍: 释善珍,宋代高僧,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出禅宗思想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安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品味生活,回忆过去的诗歌创作经历,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创作艰辛的反思。
《芭蕉》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微弱,萤火虫在空中乱飞,形成了一幅朦胧的画面。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气氛。接着,诗人提到月光照耀下的芭蕉叶,似乎在暗示着某种灵感的闪现或情感的宣泄。这里的“叶上诗”,不仅是字面上的诗句,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在回忆中,诗人提到了“前时吟最苦”,展现了他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困惑。诗人自携残烛,拂去蛛丝,象征着对困扰的挣扎和对创作的坚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创作的执着和对生活的思考,折射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创作过程的回忆和思考,展现出对孤独、时间流逝及对创作艰辛的感慨,体现了文人对诗歌的执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瓦沟月暗”形容的是哪个环境?
A. 明亮的白天
B. 幽暗的夜晚
C. 阳光明媚的花园
D. 寒冷的冬天
诗人回忆过去的“吟最苦”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挣扎
C. 兴奋
D. 平静
诗中提到的“残烛”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创作的光明
C. 微弱的希望
D. 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夜泊牛渚怀古》李白、《静夜思》李白等,均表现出夜晚的思考与情感。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