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3:55
李南夫罢举归隐
作者: 王令 〔宋代〕
梦寐风仪近十年,
尘埃无路睹云天。
清朝未得荣簪绂,
黄卷何妨乐圣贤。
物外高情谁与共,
人间佳句已争传。
欲知富贵终难动,
一片丹心本寂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十年间追求名利的无奈与失落,梦中仍然向往着高雅风范,但现实中却被尘世的纷扰所困,难以见到美好的前景。虽然在清朝未能获得荣华富贵,但对于书卷中的经典智慧,作者却依然能够自得其乐。面对高洁的情操,谁能与之分享呢?流传于世的那些佳句,已在众人之间争相传颂。最终,作者意识到,富贵是难以动摇内心的真诚,真正安宁的心境在于超然物外的淡然。
王令,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怀。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李南夫罢举归隐》创作于王令仕途失意之时,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无奈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许多士人面临着科举与仕途的压力,王令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状况的反思。
这首诗以清晰的结构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的心境。诗的开头,作者通过“梦寐风仪近十年”交代了自己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内心所承受的压力与追求的艰辛。接下来的“尘埃无路睹云天”,则生动地展示了现实生活的压迫感,仿佛在暗示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在“清朝未得荣簪绂,黄卷何妨乐圣贤”中,作者直面自身的处境,坦然接受未能获得名利,但对于书卷中所蕴含的智慧与乐趣,依然心存向往,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应对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最后几句,诗人更是将目光投向超然物外的理想状态,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安然。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立的手法,成功地表达了诗人从名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世俗追求的反思与内心对精神世界的渴望。诗人以高洁的情操超然物外,展现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内心真诚与宁静的重要性。
诗中“梦寐风仪近十年”中的“梦寐”指的是什么?
“清朝未得荣簪绂”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黄卷”指代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