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金人捧露盘·水仙花》

时间: 2025-05-06 02:05:33

诗句

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

有谁见、罗袜尘生。

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

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色轻明。

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

怕佩解、却返瑶京。

杯擎清露,醉春兰友与梅兄。

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5:33

原文展示

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
有谁见罗袜尘生。
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
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色轻明。
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
怕佩解却返瑶京。
杯擎清露,醉春兰友与梅兄。
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仿佛见到湘云,吟唱着湘月,悼念湘灵。
有谁见过她那罗袜上沾有尘土呢?
她在水面上轻盈地行走,背对着人,羞怯地整理着轻薄的衣裙。
她的身姿娉娉袅袅,宛如娇艳的黄玉色,轻盈而明亮。
她的香气静谧,水面冰冷,琴声带着怨恨,客人的心也因此感到惊慌。
怕是那佩饰解开了,无法返回瑶京。
手中举着清露,醉意朦胧,和春兰、梅兄共饮。
苍茫的烟雾弥漫,令人肝肠寸断,江水冷冷如雪。

注释

  • 湘云:指《红楼梦》中人物,象征美丽的女子。
  • 罗袜:细腻的袜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柔美。
  • 凌波步:形容在水面上行走的轻盈姿态。
  • 六铢轻:指轻薄的衣物,六铢为轻的重量单位。
  • 瑶京:传说中美丽的地方,象征理想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观国,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女性形象,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个春日的午后,诗人受到自然与美的影响,抒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惆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对女性的关注。

诗歌鉴赏

《金人捧露盘·水仙花》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和优美意象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水仙花的姿态与香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开头的“梦湘云,吟湘月”将读者引入一种梦幻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梦中与湘云对话,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忆。

接下来的描写中,“凌波步弱”不仅展现了水仙花的轻盈,也暗示了女子的羞怯与柔美。诗中多次提及的“心”字,正是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对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惆怅。尤其是“怕佩解却返瑶京”一句,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仿佛在诉说着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

全诗在意象的营造上,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自然与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结尾“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则将整个诗意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深邃宇宙的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诗人梦中与湘云相遇,吟唱月下的美丽,感伤湘灵的离去。
    • “有谁见罗袜尘生。”:质疑谁见过她那清丽的形象被尘埃玷污。
    • “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描写水仙花在水面上轻盈的舞动,表现其娇羞的姿态。
    • “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色轻明。”:比喻水仙花的轻盈与美丽,仿佛玉色般的光辉。
    • “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传达出静谧的香气与冰冷的水面,琴声带着怨恨,客人感到惊慌。
    • “怕佩解却返瑶京。”: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无奈。
    • “杯擎清露,醉春兰友与梅兄。”:举杯与朋友共饮,享受春天的美好。
    • “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最后以苍茫的江景结束,暗含忧伤与对生活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凌波步弱”比喻水仙的轻盈。
    • 拟人:将水仙花赋予人的情感,增强感情色彩。
    • 对仗:诗句的平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水仙的描绘,表现了对理想美的追求和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伤,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湘云:象征美丽与梦想。
  • 水仙花:象征纯洁与柔美,代表着诗人对理想女性的向往。
  • 清露:象征纯真与清新,代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 苍烟万顷:象征辽阔的自然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梦湘云”指的是( ) A. 一位女子
    B. 一种花
    C. 一种意境

  2. “凌波步弱”形容的是( ) A. 水流
    B. 水仙花的姿态
    C. 笑声

  3. “怕佩解却返瑶京”表达了( ) A.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B. 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高观国的《水仙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女性之美与情感,但前者更强调自然与孤独的结合,后者则更关注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过往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红楼梦》
  • 《高观国诗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金缕曲 金缕曲 金缕曲 二次北上,留别里中诸友 金缕曲 红拂 金缕曲 其三 老儒 金缕曲 金缕曲·壬午除夕,七九自省 金缕曲·语石用实甫韵见赠一词,次韵答之 金缕曲 再和惜春原韵 金缕曲 走视紫萸墓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夕字旁的字 水运 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芜没 車字旁的字 格不相入 包含遐的词语有哪些 分清 鳥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发家致富 巳字旁的字 走后门 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贤义 昏眊重膇 枳关 功就名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