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8:18
桐君山邑人呼为小金山桐君所庐也
作者:毛滂 〔宋代〕
塔设新严迹半空,
山前山后但孙桐。
楼台影压浮天浪,
钟鼓声随过岸风。
定有龙宫在深碧,
初疑海市变青红。
众医不识人间病,
遗籙谁知药石功。
这首诗描绘了桐君山的美丽景象。山上的塔楼新建,巍峨高耸,仿佛在半空中。四周山峦环绕,只有孙桐树在摇曳。楼台的影子映射在浮动的海浪上,钟鼓声随风传来,悠远而动听。深蓝的湖水中定有龙宫藏匿,我曾一度怀疑那是海市蜃楼的幻影。世间的病痛,众多医生却无法理解,谁能知道古代遗留下来的药方和灵药的真正功效呢?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华,号遥庵,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体现了浓厚的个性与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桐君山,诗人以山水之美为背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医药及自然力量的敬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桐君山的雄伟与神秘。第一句“塔设新严迹半空”便让人感受到塔楼的高耸,仿佛与天相接,渲染出一种庄严与神秘的气氛。接着“山前山后但孙桐”则通过具象的描绘,引入了环境中的生命力,强调了自然与人造建筑的和谐。
“楼台影压浮天浪”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楼台的倒影如重压般在海面上浮动,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钟鼓声随风而来,给人一种悠远、虚幻的感觉,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定有龙宫在深碧”则引入了传说中的龙宫,表达了人们对自然未知的探索欲与幻想。最后两句“众医不识人间病,遗籙谁知药石功”则转向哲学思考,暗示了人类对自身疾病的无知与对古老智慧的忽视,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细腻地融合了对人类自身存在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塔设新严迹半空”中的“严”字最接近的意思是:
“众医不识人间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毛滂的《桐君山》在意象上更为丰富,且通过对医药的反思增添哲学深度。王维则更注重山水与人的内心世界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