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宿莲花寺顷从清献公游今十年矣》

时间: 2025-07-26 19:46:03

诗句

一径通松竹,入门闻夜香。

青灯孤照佛,斜月静归廊。

未厌逢僧拙,终惭涉世忙。

十年犹彷佛,一梦自凄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46:03

原文展示:

一径通松竹,入门闻夜香。
青灯孤照佛,斜月静归廊。
未厌逢僧拙,终惭涉世忙。
十年犹彷佛,一梦自凄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莲花寺的夜晚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小路蜿蜒通向松竹掩映的寺庙,走进门便能闻到夜晚飘来的香气。青色的灯光孤独地照耀着佛像,斜月静静地照射着回廊。我并不厌倦和僧人们的拙谈,却感到自己在世俗中的忙碌感到羞愧。转眼十年过去,依然如同梦境一般,令人感到凄凉。

注释:

  • 一径:一条小路。
  • 夜香:夜间的香气,可能指花香或香料的气味。
  • 青灯:青色的灯,通常用来照亮佛像。
  • 孤照:孤独地照耀。
  • 斜月:倾斜的月光。
  • 僧拙:对僧人的拙劣言谈的谦虚自省。
  • 彷佛:恍惚;像是。
  • 凄凉:悲凉,感到孤独而凄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约公元1080-约公元1130),字子容,号梦溪,宋代著名诗人,曾任职于朝廷。毛滂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毛滂与清献公游览莲花寺时,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佛教宁静生活的向往。十年的光阴使他对人生感到迷惘和凄凉,反映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内心安宁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宋代文人的孤独与思考。开篇以“一径通松竹”引入,描绘出通往寺庙的小路,展现出一种自然与宁静的氛围。接着“入门闻夜香”,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诗人仿佛在夜色中漫步,感受着周围的香气,营造出一个宁静的心境。

“青灯孤照佛,斜月静归廊”两句,灯光和月光的描绘使得整个场景更为静谧,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这里的“孤”字,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正如他在与僧人交谈中感到的那样。“未厌逢僧拙,终惭涉世忙”转而反思,诗人虽然不厌倦与僧人之间的交流,但又对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的忙碌感到惭愧,体现出对内心世界的向往与对浮躁生活的反思。

最后一句“十年犹彷佛,一梦自凄凉”则是对时间的深刻感悟,十年的岁月如同瞬间的梦境,令人感到无尽的凄凉。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时间、对内心追求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径通松竹:描绘小路通向松竹环绕的寺庙,营造出一种自然氛围。
  2. 入门闻夜香:走进寺门,能闻到夜间的香气,增添神秘感。
  3. 青灯孤照佛:青色的灯光孤独地照亮佛像,暗示内心的孤独。
  4. 斜月静归廊:倾斜的月光静静洒在回廊上,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5. 未厌逢僧拙:诗人不厌倦与僧人交流,表现出对内心世界的渴望。
  6. 终惭涉世忙:对繁忙的世俗生活感到羞愧,反映出对宁静的向往。
  7. 十年犹彷佛:时间飞逝,十年如梦,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8. 一梦自凄凉:最后的感慨,人生如梦,令人感到孤独与凄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梦境,传达出时间的无常。
  • 拟人:青灯和斜月仿佛有生命,照耀着佛和庙宇,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如“青灯孤照佛,斜月静归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寺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主题围绕孤独、时间流逝和人生的迷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松竹:象征着坚韧与长青,寓意长久的宁静。
  2. 夜香:象征着美好与静谧,反映内心的向往。
  3. 青灯:象征着信仰与内心的照亮。
  4. 斜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夜香”指的是什么?

    • A. 白天的香气
    • B. 夜晚的香气
    • C. 花香
    • D. 食物的香气
  2. 毛滂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 A. 热爱
    • B. 无所谓
    • C. 羞愧
    • D. 否定
  3. “十年犹彷佛”中的“彷佛”意思是?

    • A. 清晰
    • B. 迷茫
    • C. 真实
    • D. 远方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的向往与孤独之感。
  • 《月夜忆舍弟》(杜甫):描绘孤独和思乡之情,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 《宿莲花寺顷从清献公游今十年矣》《静夜思》可以对比,前者表现出对时间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而后者则更多表达了思乡之情。两者都涉及到孤独的主题,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毛滂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月七日晨起 哭蔡彦规二首 其二 寓陈杂诗十首 其二 倚声制曲三首 其三 题韩干马图 牡丹 感怀 壬午腊月下旬偶作二首 独游东园 秋怀十首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点一滴 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志志诚诚 韦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大败亏轮 赤红 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漫山塞野 入谒 隳肝尝胆 雨字头的字 头踏 拆卸 水穷山尽 淫结尾的成语 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