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4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49:11
送张若水出关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祖母秦州父锦州,
卢家少妇又邗沟。
百年骨肉抛三地,
万死悲哀并九秋。
欲赠愧无银络索,
将离怕听钿箜篌。
汉庭早晚流人赦,
望尔归鞭度陇头。
诗的意思是:
我的祖母在秦州,父亲在锦州,卢家的少妇又在邗沟。
百年的亲情被抛散在三个地方,万般的悲哀如同九个秋天的凋零。
想要赠送礼物,却因没有银子而感到羞愧,
将要离别时,又害怕听到那钿箜篌的曲调。
汉朝的皇庭早晚会赦免流放之人,
我希望你能骑马归来时,经过陇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700),清代诗人,字佩弦,号雨山,晚号云湖。其诗风清新,语言流畅,常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切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时。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忧伤,反映了作者对亲情与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送张若水出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述亲情与友情的分散,深刻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开头两句通过地名的列举,展现了亲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暗示着无论身处何地,情感依然紧密相连。接下来,通过“百年骨肉抛三地、万死悲哀并九秋”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对亲情的眷恋。
诗中“欲赠愧无银络索”一句,揭示了诗人由于经济拮据而无法赠送礼物的无奈,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难以割舍的情感。最后两句则转向希望,表达了对朋友早日归来的期盼,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简练,体现了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对人情世态的细腻观察。通过对身世与归途的思考,陈维崧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亲情的离散与友谊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体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钿箜篌”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饮品
C. 一种饰品
D. 一种衣物
作者对亲情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深切怀念
C. 轻松面对
D. 不屑一顾
诗中提到的“汉庭早晚流人赦”暗示了什么?
A. 对过去的追忆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国家的失望
D. 对友人的遗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