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3:1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3:13:36
青玉案·五云楼阁蓬瀛路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五云楼阁蓬瀛路。空相望无由去。
弱水渺茫谁可渡。君家徐福,荡舟寻访,却是曾知处。
群仙应问来何暮。说与荣归锦封句。
句里丁宁天已许。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作商岩雨。
在五云楼阁的蓬瀛路上,遥望空中却无从前往。
那渺茫的弱水,谁能渡过?你的家在何处,徐福,荡舟而来,原来你早已知晓。
群仙应当问起你何时归来,告诉他们你将荣归故里,获得锦绣封号。
句子里恳求,天已经答应。希望你强健身体,召回庙宇,永远像商岩那样洒下甘霖。
杨无咎,字季明,号无咎,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活跃于文学创作中,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青玉案·五云楼阁蓬瀛路》是杨无咎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出他对仙境的向往与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诗中提到的徐福,不仅是历史人物,更象征着追求长生与理想的信念。
这首《青玉案》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吸引了众多读者。开头的“五云楼阁蓬瀛路”,描绘出一种仙境般的美好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而“空相望无由去”则折射出一种无奈,似乎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
在对“弱水”的描写中,诗人用“渺茫”和“谁可渡”来强调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和障碍,暗示着追求理想的艰难。而提到徐福,诗人不仅在追忆历史,更在表达寻找理想之路的渴望与执着。
接下来的“群仙应问来何暮”,则指向一种对归属的期盼,想要得到众仙的青睐与认可。而最后的“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作商岩雨”更是将理想与现实结合,强调了身心的强健与对家国的责任感。整首诗在典雅的词句中流露出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人生观。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与对人生的责任感。诗人通过对徐福以及仙境的描绘,表达了对长生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强调了身体和精神的强健对于实现理想的重要性。
“五云楼阁”描述的是:
A. 现实中的建筑
B. 理想的仙境
C. 诗人的故乡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弱水”象征:
A. 爱情
B. 人生的障碍
C. 财富
答案:B
“群仙应问”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对人间的赞美
B. 对神仙的认同与归属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