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青玉案·五云楼阁蓬瀛路》

时间: 2025-05-06 23:13:36

诗句

五云楼阁蓬瀛路。

空相望、无由去。

弱水渺茫谁可渡。

君家徐福,荡舟寻访,却是曾知处。

群仙应问来何暮。

说与荣归锦封句。

句里丁宁天已许。

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作商岩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3:13:36

原文展示:

青玉案·五云楼阁蓬瀛路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五云楼阁蓬瀛路。空相望无由去。
弱水渺茫谁可渡。君家徐福,荡舟寻访,却是曾知处。
群仙应问来何暮。说与荣归锦封句。
句里丁宁天已许。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作商岩雨。

白话文翻译:

在五云楼阁的蓬瀛路上,遥望空中却无从前往。
那渺茫的弱水,谁能渡过?你的家在何处,徐福,荡舟而来,原来你早已知晓。
群仙应当问起你何时归来,告诉他们你将荣归故里,获得锦绣封号。
句子里恳求,天已经答应。希望你强健身体,召回庙宇,永远像商岩那样洒下甘霖。

注释:

  • 五云楼阁:指的是高耸的楼阁,象征着仙境的美好。
  • 蓬瀛路:传说中的仙人之路,象征通往仙境的路途。
  • 弱水:古代传说中的水,象征着难以渡过的障碍。
  • 徐福:传说中的仙人,曾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而出海。
  • 群仙:指代诸多神仙。
  • 锦封:即美好的封号,象征荣华富贵。
  • 商岩: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地方,寓意丰饶的雨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字季明,号无咎,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活跃于文学创作中,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青玉案·五云楼阁蓬瀛路》是杨无咎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出他对仙境的向往与对人生意义的探索。诗中提到的徐福,不仅是历史人物,更象征着追求长生与理想的信念。

诗歌鉴赏:

这首《青玉案》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吸引了众多读者。开头的“五云楼阁蓬瀛路”,描绘出一种仙境般的美好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而“空相望无由去”则折射出一种无奈,似乎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

在对“弱水”的描写中,诗人用“渺茫”和“谁可渡”来强调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和障碍,暗示着追求理想的艰难。而提到徐福,诗人不仅在追忆历史,更在表达寻找理想之路的渴望与执着。

接下来的“群仙应问来何暮”,则指向一种对归属的期盼,想要得到众仙的青睐与认可。而最后的“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作商岩雨”更是将理想与现实结合,强调了身心的强健与对家国的责任感。整首诗在典雅的词句中流露出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云楼阁蓬瀛路: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景象,表现出理想之地的美丽。
  2. 空相望无由去: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3. 弱水渺茫谁可渡:借用“弱水”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4. 君家徐福:提及历史人物,暗示寻找理想的旅程。
  5. 荡舟寻访,却是曾知处:表明追求理想的过程与归属感的重叠。
  6. 群仙应问来何暮:期待得到神仙的认同与归属。
  7. 说与荣归锦封句:希望得到美好的封号,象征成就。
  8. 句里丁宁天已许: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9. 要教强健,召还廊庙:强调身体的强健与对家国的责任感。
  10. 永作商岩雨:希望能像商岩一样,为人间带来甘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弱水”比作人生障碍,增强了意象的深度。
  • 对仗:如“群仙应问”与“说与荣归”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群仙赋予人性,表现了人对理想的期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的思考与对人生的责任感。诗人通过对徐福以及仙境的描绘,表达了对长生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强调了身体和精神的强健对于实现理想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五云楼阁:象征理想与美好的境界。
  2. 蓬瀛路:代表通往仙境的道路,象征追求的旅程。
  3. 弱水:象征人生中的困难和障碍。
  4. 徐福:象征追求长生的理想与信念。
  5. 群仙:代表理想中的神圣存在,象征对归属的渴望。
  6. 锦封:象征成功与荣华富贵。
  7. 商岩雨:象征滋润与丰饶,表现对家国的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五云楼阁”描述的是: A. 现实中的建筑
    B. 理想的仙境
    C. 诗人的故乡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弱水”象征: A. 爱情
    B. 人生的障碍
    C. 财富
    答案:B

  3. “群仙应问”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对人间的赞美
    B. 对神仙的认同与归属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庐山谣》(李白): 也表达了对自然与理想的向往,具有相似的主题。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反映了历史与人生的思考,同样具有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无咎作品汇编》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 感怀 浪淘沙 偶成 浪淘沙 真州夜泊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杜鹃花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 深宵不寐,用南唐后主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臼字旁的字 辽朗 移缓就急 稻草 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尽信书不如无书 凵字底的字 不知所以 霸略 廪锡 矛字旁的字 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包含艾的成语 识文谈字 崇洋媚外 口字旁的字 本位主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