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浪淘沙》

时间: 2025-08-06 20:48:45

诗句

风静绣帘闲。

燕语梁间。

小楼诗酒忆当年。

今日西窗重剪烛,细雨轻寒。

花事正阑珊。

又唱阳关。

夕阳春水木兰船。

斜立画屏烟篆冷,月到阑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20:48:45

原文展示:

浪淘沙
风静绣帘闲。燕语梁间。小楼诗酒忆当年。今日西窗重剪烛,细雨轻寒。花事正阑珊。又唱阳关。夕阳春水木兰船。斜立画屏烟篆冷,月到阑干。

白话文翻译:

风轻轻地吹动着绣帘,显得格外悠闲。燕子在屋梁上欢声叫唤。小楼中,我与诗酒共度,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如今在西窗下重新点燃蜡烛,细雨飘洒,气温微寒。花事已近尾声,正是花谢的时节。我又唱起《阳关三叠》。夕阳映照着春水,木兰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曳。画屏斜靠着,烟雾缭绕显得冷清,月光洒在栏杆上,增添了一丝幽静。

注释:

  • 绣帘:绣有花纹的帘子,象征着优雅的生活。
  • 燕语:燕子叫声,象征春天的生机。
  • 小楼:指的是居住的楼阁,体现诗人内心的宁静。
  • 重剪烛:重新点燃蜡烛,表示夜晚的来临与思绪的回归。
  • 阑珊:花事已尽,形容花开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
  • 阳关:指《阳关三叠》,一首古曲,常用以表达离别之情。
  • 木兰船:一种小船,象征轻盈与闲适。
  • :形容环境的清冷,也可指人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云凤,清代女诗人,以其才情与作品而著称。她的诗作常常展现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融入了当时社会的变化与个人的感受。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她的作品在男性主导的文学界中显得尤为珍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浪淘沙》这首诗以其清新典雅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闲适的春日午后,诗人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往昔的回忆与对当前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以“风静绣帘闲”引入,展现了一个宁静的环境,随后燕子的叫声又增添了活力与生机,形成了静中有动的对比。小楼中的诗酒回忆则是对青春往事的追忆,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随着蜡烛的重新点燃,细雨轻寒的描写,诗人将读者的情感带入了一种轻愁的氛围,仿佛在倾诉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花事正阑珊”则是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深刻认识,体现了诗人的哲思。在此背景下,唱起《阳关三叠》,更是增添了一层离愁别绪,暗示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以及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深刻,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静绣帘闲: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
  2. 燕语梁间:燕子的叫声在屋梁间回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3. 小楼诗酒忆当年:在小楼中饮酒作诗,怀念往昔的快乐时光。
  4. 今日西窗重剪烛:在窗边重燃蜡烛,暗示夜晚的降临与思绪的回归。
  5. 细雨轻寒:细雨飘洒,天气微寒,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气氛。
  6. 花事正阑珊:花已盛开至尾声,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流逝。
  7. 又唱阳关:唱起古曲《阳关三叠》,表达离别之情。
  8. 夕阳春水木兰船:夕阳映照下,春水轻摇,小船在水上,画面美好而宁静。
  9. 斜立画屏烟篆冷,月到阑干:画屏倾斜,笼罩在烟雾之中,月光洒在栏杆上,增添了一种幽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燕语梁间”、“小楼诗酒”等,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燕子的叫声被赋予了生命,增添了活力。
  • 意象:细雨、夕阳、木兰船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丰富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静谧的环境与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深刻,具有深远的哲思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绣帘:象征优雅与宁静。
  • 燕子: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蜡烛:象征夜晚的思索与温暖。
  • 阳关:表达离别与思念。
  • 月光:象征孤独与清冷,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绣帘”象征什么?

    • A. 优雅的生活
    • B. 贫穷的环境
    • C. 自然的美景
    • D. 忧伤的回忆
  2. “细雨轻寒”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 A. 温暖
    • B. 寒冷
    • C. 宁静
    • D. 喧闹
  3. 诗中提到的《阳关三叠》,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离愁别绪
    • C. 愤怒
    • D. 迷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
  • 白居易的《长恨歌》:以爱情为主线,探讨了爱情的美好与悲剧,情感更加浓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煎茶坪 曲郡至木渎郊和即目 松岑师和余假寓沜园诗叠韵奉报 沔县道中 题惇邸书画禅小象 寄外 其四 寄外 其三 寄外 其二 寄外 其一 庚子中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中大人 不厌其详 浚波 安魂定魄 鼻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千万买邻 雁娘 草字头的字 知人料事 朝政 舞枪弄棒 艮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想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