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2:21
原文展示:
同成父弟访王亢宗遇周钦止同过圆通看竹二首 其二 赵蕃 〔宋代〕 邻圃代曾经,僧园种得成。 不关新雨过,自是绝尘生。 疏直能明眼,幽深足叙情。 何当共携被,重此听秋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与弟弟成父一同访问王亢宗,偶然遇到周钦止,一同前往圆通寺观赏竹子的情景。诗中表达了竹子不因新雨而改变其清高绝尘的特质,以及竹子疏朗直立的形态能让人心明眼亮,幽深的环境足以抒发情感。最后,作者期待再次与友人共赏秋声。
注释: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他在访问友人时,与弟弟成父及周钦止一同观赏竹子后的即兴之作,表达了竹子的高洁和与友人共赏自然的愉悦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其不随外界变化而改变的高洁品质。首两句“邻圃代曾经,僧园种得成”,点明了竹子的生长环境,邻近的园圃和僧人的园子,暗示了竹子的清幽。接下来的“不关新雨过,自是绝尘生”,强调了竹子不受外界干扰,自然生出超脱尘世的气质。后两句“疏直能明眼,幽深足叙情”,则进一步以竹子的形态和环境来比喻人的心境,疏朗直立的竹子能让人心明眼亮,幽深的环境则适合抒发情感。最后两句“何当共携被,重此听秋声”,表达了作者期待再次与友人共赏秋声的愿望,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高洁和幽深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