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4:32
愚氓扰潢池,囏难亦常态。
簪绅有包藏,事异吁可怪。
豺声久伺乱,鲸戮终何悔。
游言张凶焰,巧谍移机会。
初如孵壳微,跐践悉糜碎。
养成羽翮雄,飞掣鞲绳外。
剪锄淹岁月,螫毒弥疆界。
向来诘端由,罪白不容盖。
南冠囚载路,东市诛其最。
隆宽俗与新,侥幸汝勿再。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与反思。愚蠢的民众扰乱了水池的清澈,懦弱与困难已成为常态。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暗藏心机,事情的变化令人感到惊讶。狼狈的声音长久以来潜伏在混乱中,巨鲸的屠戮又何以悔恨?流言蜚语如火焰般蔓延,狡猾的谍报者则趁机而入。起初如同孵化的蛋壳微不足道,然而后来的践踏使其破碎不堪。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终于长成了雄鹰,正要展翅高飞,却被束缚于鞭绳之中。岁月在剪锄中消磨,毒刺却不断扩展疆界。过去追问的根源,如今罪责无法掩盖。南冠囚徒走在路上,东市则是惩罚的场所。宽容于世俗与新事物的交融,希望你不再侥幸。
刘子翚,字季和,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常以讽刺和批判社会现象为主题。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的矛盾与不公,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论俗十二首》是在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失落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社会的种种弊端,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无奈与愤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诗的开篇以“愚氓扰潢池”引入,设置了一个清澈的理想境界,而后逐渐揭露出社会的种种恶习与丑态。诗中提到的“簪绅有包藏”彰显了权贵阶层的伪善与阴险,使人不禁反思当时社会的道德沦丧。
在结构上,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初始的微小问题与后来的巨大灾难相联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出社会的无力感与个人的渺小。尤其在描绘“游言张凶焰”时,流言的扩散如同火焰般不可阻挡,正是对人性阴暗面的深刻揭露。最后以“侥幸汝勿再”结束,既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改善社会风气的渴望。
该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表达了对个人命运与社会风气的深切关怀,传递出一种警示与希望的情感。
选择题:诗中“愚氓”指的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南冠囚”象征着___。
判断题:这首诗对社会丑恶现象持积极态度。(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