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35:05
哭夫二首(时以夫征戎轻入被擒音信断绝作诗哭之)
—— 裴羽仙
风卷平沙日欲曛,
狼烟遥认犬羊群。
李陵一战无归日,
望断胡天哭塞云。
良人平昔逐蕃浑,
力战轻行出塞门。
从此不归成万古,
空留贱妾怨黄昏。
风卷起平沙,夕阳即将沉落,
远处的狼烟让我认出了犬羊的群。
李陵那一战后,再也没有归来的消息,
我望断了胡天的边塞,悲声哭泣如云。
我的丈夫平常出征,去追逐敌人,
他轻装行军,走出了边关。
从此他不再归来,成为万古的离别,
只留下我这个贱妾,怨恨着黄昏的来临。
裴羽仙,唐代女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她的诗歌多表现女性的情感与遭遇,尤其是战争带来的离别与痛苦。她的作品常常渗透着对丈夫的思念及对战争的无奈。
这首诗创作于裴羽仙丈夫出征后音信全无的背景下,反映了她对战争的恐惧与对丈夫深切的思念。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李陵的提及,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与离别的痛苦。
《哭夫二首》是裴羽仙对丈夫出征后失去音信的深切哀悼,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战争对家庭的破坏。开篇的“风卷平沙”描绘了动荡的环境,暗示着混乱的时代背景。接下来的“狼烟遥认犬羊群”不仅展现了战火的蔓延,更是对安宁生活的怀念。
“李陵一战无归日”让人联想到历史上李陵的悲剧,诗人以此自喻,表达了对丈夫的不归的无奈与悲伤。通过“望断胡天哭塞云”,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悲伤氛围。后面的两句则体现了对丈夫的深情眷恋与对未来的绝望,尤其是“从此不归成万古”,将思念化作永恒的痛苦,令人心碎。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充分展现了裴羽仙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战争带来的夫妻离别的深切哀痛,展现了女性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悲伤。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引用,诗人也在反思战争的残酷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风卷平沙”中的“风”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昏”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