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55
登澄海楼次韵
作者:吞珠 〔清代〕
凭栏一望天连海,海风来自扶桑外。
长波万顷荡琉璃,鳌断山摧动澎湃。
危楼足下生动摇,目眩倏忽飞洪涛。
云谲波诡浩无际,岑㠂点缀如秋毫。
斗然烟霭众峰失,淼瀰一气晴光溢。
东流直下析木津,南注还归沃焦窟。
絪缊造物初,此源无时无。
始信齐州烟九点,蒙茏八柱青天扶。
浤浤汩汩朝还暮,沧海桑田知几度。
而今试问采珠人,此中果否鲛人住。
站在栏杆上向远处眺望,只见天地连成一片,海风从扶桑岛的方向吹来。
长长的波浪在广阔的海面上荡漾,仿佛琉璃般的光泽,仿佛巨大的鳌鱼把山峰撕裂,波涛汹涌。
高楼在脚下摇晃,令人目眩,仿佛在飞速冲向滔滔的洪水。
云彩变幻,波浪诡谲,浩瀚无边,山峰如同秋天的细毛点缀其中。
突然烟雾弥漫,众多山峰消失,晴朗的光芒在一片气氛中溢出。
东流的水直下析木津,南流的水又归入沃焦窟。
这是造物的初始,这个源头没有时间的限制。
我开始相信齐州的烟雾如九点星斗,浓雾笼罩着八根支柱,支撑着青天。
波涛汹涌,朝朝暮暮,沧海桑田经历了多少次变化。
如今请问采珠的人,这里是否真的有鲛人居住?
作者介绍:吞珠,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游览澄海楼时,因所见之景,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描绘海景的诗篇,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登澄海楼次韵》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哲理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澄海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海洋的敬畏和思考。开头的“凭栏一望天连海”便直接引入了广阔的海景,给人一种宽广无垠的感觉,海风的来袭更增添了生动的气息。接着,诗人用“长波万顷荡琉璃”形象地勾勒出海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危楼足下生动摇”表现出海浪的波涛汹涌,让人感受到一种紧张与不安。而“云谲波诡浩无际”则展现了海洋的神秘与不可预测,仿佛是自然在与人类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诗中的“沧海桑田”两句则深刻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引发读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在语言上灵动鲜活,更在情感上深邃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澄海的壮丽景色,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生命哲理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凭栏一望”描述的是哪个景象?
A. 山川
B. 天海相接
C. 田园
“沧海桑田”意指什么?
A. 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B. 生命的短暂
C. 自然的美丽
诗中提到的“鲛人”象征什么?
A. 神话传说中的生物
B.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C. 生活的艰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