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2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22:02
原文展示:
旦暮圜扉下,清羸念尔身。闭门堪避俗,省事足怡神。药里时常检,书灯夜少亲。亦知相念切,来问勿频频。
白话文翻译:
从早到晚,我在这围墙之内,心中清冷而瘦弱,思念着你。关闭门户可以避开世俗的纷扰,减少事务足以愉悦心灵。药方时常检查,夜晚与书灯的亲近却少了。我也知道你对我的思念深切,但来询问的次数不要过于频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1365-1444),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士奇,号东篱,江西吉水人。他历任明朝多个官职,文学成就主要在诗词创作上,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士奇在狱中写给外甥康荣的,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清冷心境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劝慰外甥不要过于频繁地来探望,以免增加双方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在狱中的孤独和对外甥的思念。首句“旦暮圜扉下”即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圜扉象征着封闭和限制,旦暮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和无聊。接下来的“清羸念尔身”直接表达了对亲人的关切和自身的瘦弱。诗中“闭门堪避俗,省事足怡神”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而“药里时常检,书灯夜少亲”则进一步以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两句“亦知相念切,来问勿频频”则是对亲人的深情劝慰,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在困境中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和对亲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圜扉”指的是什么? A. 围墙之内的门 B. 书房的门 C. 宫殿的门 D. 寺庙的门 答案:A
诗中的“清羸念尔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亲人的愤怒 B. 对亲人的思念 C. 对亲人的厌恶 D. 对亲人的冷漠 答案:B
诗中的“闭门堪避俗”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逃避现实 B. 寻求内心的宁静 C. 对世俗的厌恶 D. 对世俗的接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