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刘士皆云林小画》

时间: 2025-05-02 01:47:30

诗句

春雾晓初收,春山翠欲流。

林霏疑雨润,岚彩近天浮。

故里三华麓,当年一叶舟。

看图浑彷佛,虚负水亭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7:30

原文展示:

题刘士皆云林小画 杨士奇 〔明代〕

春雾晓初收,春山翠欲流。 林霏疑雨润,岚彩近天浮。 故里三华麓,当年一叶舟。 看图浑彷佛,虚负水亭幽。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雾气在黎明时分刚刚散去,春山的翠色仿佛要流淌下来。 树林中的雾气让人怀疑是雨水的滋润,山间的云彩似乎在天边飘浮。 故乡在三华山脚下,当年我曾乘着一叶小舟。 看着这幅画,感觉仿佛回到了过去,却徒然辜负了那水亭的幽静。

注释:

  • 春雾晓初收:春天的雾气在早晨刚刚散去。
  • 春山翠欲流:形容春山的颜色非常翠绿,仿佛要流淌下来。
  • 林霏疑雨润:树林中的雾气让人感觉像是雨水的滋润。
  • 岚彩近天浮:山间的云彩似乎在天边飘浮。
  • 故里三华麓:故乡在三华山脚下。
  • 当年一叶舟:当年曾乘着一叶小舟。
  • 看图浑彷佛:看着这幅画,感觉仿佛回到了过去。
  • 虚负水亭幽:徒然辜负了那水亭的幽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1365-1444),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士奇,号东里,江西吉水人。他是明代著名的“三杨”之一,与杨荣、杨溥并称。杨士奇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典雅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士奇为刘士皆的一幅云林小画所作的题诗。诗中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往事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景为背景,通过对春雾、春山、林霏、岚彩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诗中“春山翠欲流”一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山的翠绿欲滴。“林霏疑雨润”和“岚彩近天浮”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力,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后两句通过对故乡和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情感深沉而含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雾晓初收”:描绘春天的早晨,雾气刚刚散去,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 “春山翠欲流”:用“翠欲流”形容春山的翠绿,形象生动。
  • “林霏疑雨润”:通过“疑”字,表达了对树林中雾气的感受,仿佛是雨水的滋润。
  • “岚彩近天浮”:描绘山间的云彩,仿佛在天边飘浮,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意境。
  • “故里三华麓”:提到故乡在三华山脚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当年一叶舟”:回忆当年乘着一叶小舟的情景,充满了怀旧之情。
  • “看图浑彷佛”:看着画作,感觉仿佛回到了过去,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
  • “虚负水亭幽”:感叹徒然辜负了那水亭的幽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修辞手法:

  • 比喻:“春山翠欲流”中的“翠欲流”是一种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山的翠绿。
  • 拟人:“林霏疑雨润”和“岚彩近天浮”中的“疑”和“浮”都是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力。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如“春雾晓初收”与“春山翠欲流”,“林霏疑雨润”与“岚彩近天浮”,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和对故乡、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情感深沉而含蓄。

意象分析:

  • 春雾:春天的雾气,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 春山:春山的翠绿,形象生动。
  •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仿佛是雨水的滋润。
  • 岚彩:山间的云彩,仿佛在天边飘浮。
  • 故里: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一叶舟:当年乘着一叶小舟的情景,充满了怀旧之情。
  • 水亭:水亭的幽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山翠欲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2. 诗中“林霏疑雨润”一句中的“疑”字表达了什么? A. 怀疑 B. 仿佛 C. 确定 答案:B

  3. 诗中“故里三华麓”一句提到了什么? A. 故乡 B. 三华山 C. 水亭 答案:A

  4. 诗中“看图浑彷佛”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念 B. 不满 C. 惊讶 答案:A

  5. 诗中“虚负水亭幽”一句中的“虚负”表达了什么? A. 辜负 B. 实际 C. 虚假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士奇的其他诗作,如《东里诗集》中的《春日》、《秋思》等,都体现了其清新自然的风格。
  • 其他明代诗人的写景抒情诗,如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文征明的《江南春》等。

诗词对比:

  • 与杨士奇的其他诗作相比,这首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故乡和往事的深情怀念。
  • 与其他明代诗人的写景抒情诗相比,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含蓄,意境更加清新脱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士奇诗集》:收录了杨士奇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风格的重要资料。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明代多位诗人的代表作,可以与杨士奇的诗作进行对比研究。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杨士奇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方广诗 客中行 / 客中作 去妇词(一作顾况诗) 鸣皋歌送岑徵君 相和歌辞 乌栖曲 古风 其四 越女词其五 江南春怀 金陵其二 永王东巡歌·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剪定 匕字旁的字 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车字旁的字 淤渟 讦直 虫字旁的字 磕牙磕嘴 王凫 硝烟弹雨 不刊之典 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襜的词语有哪些 女字旁的字 祸绝福连 止字旁的字 引荐 无足重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