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兴六言十首》

时间: 2025-07-30 15:14:56

诗句

昔从西山授业,屡言后村当仁。

伯纪盖同学子,履常真对掌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5:14:56

原文展示:

昔从西山授业,屡言后村当仁。
伯纪盖同学子,履常真对掌人。

白话文翻译:

曾经在西山接受教育,老师常常提到后村的义理。伯纪和我都是同学,真心地面对着那个掌管一切的人。

注释:

  • :从前,过去。
  • 授业:传授学业,教授知识。
  • 屡言:屡次提到,常常说。
  • 当仁:应该承担责任,义不容辞。
  • 伯纪:古代人名,可能指某位德高望重的学者。
  • :大概,可能。
  • 履常:遵循常理,行事有规矩。
  • 真对:真心地面对。

典故解析:

  • 西山:指代某个著名的学府或隐士的居所,常常用来象征高深的学问。
  • 后村:可能是指某个地方,以其仁义之风著称,代表一种理想的道德标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友直,号天池,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社会的关怀为主。刘克庄的诗风豪放,语言凝练,常常借用典故,以期达到深邃的意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以教育和道义为主题,表达对学术和道德的重视,以及对同学之间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杂兴六言十首》中的这一首,简洁而富有深意。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在西山的学习经历,唤起了对师长教导和同学情谊的珍惜。诗中提到的“后村当仁”,不仅是对道义的追求,也是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期望。诗的开头,流露出一种怀旧之情,带着对教育的感恩;而后半部分则强调了同学之间的真诚与责任。整首诗在字句的简练中,透出一种深厚的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道德的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从西山授业:诗人追忆过去在西山学习的经历,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
  • 屡言后村当仁:提到老师常常教导关于责任和道义,显示出教育的主题。
  • 伯纪盖同学子:说明诗人与伯纪同为学子,强调同学之间的关系。
  • 履常真对掌人:表达对那些在教育和道义上有影响的人物的敬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昔从西山”和“屡言后村”,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将教育比作一座山,象征着知识的高深和艰辛。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教育和道德为主题,强调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个人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对同学之间的情谊表示珍惜。整体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山:象征着高尚的学问和理想的追求。
  • 后村:代表着道德和责任,体现了对社会的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曾在哪里接受教育?
    A. 北山
    B. 西山
    C. 南山
    D. 东山

  2. 诗中提到的“后村”象征什么?
    A. 贫困
    B. 道义
    C. 学术
    D. 自由

  3. 诗人对同学伯纪的态度是?
    A. 疏远
    B. 珍视
    C. 轻视
    D. 忽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偏重于个人对教育和义务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两首诗都体现了浓厚的人情味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刘克庄诗词研究》
  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秋思十首 其十 自宽 石季平题李南画石之傍日叠石为山已是一重公 宿长芦寺下四绝 园中锦被花始开一枝红白二色赵守以二诗见报依韵答之 其一 无题 贵溪道中四绝 对竹 题灵峰见山阁 纪关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髟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圣帝明王 旅主 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口字旁的字 街结尾的成语 包含褶的词语有哪些 四司六局 悔之晚矣 包含泛的词语有哪些 不知就里 仙风道气 商兑 见兔顾犬 衣字旁的字 学书 喜出望外 斗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