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陈常卿 其二》

时间: 2025-05-05 09:33:47

诗句

族甲莆鄞鲜拟伦,儿班玉笋婿朱轮。

析财遍及棣华子,艎粟均沾菜色民。

乡饮酒希先酌者,洛英会失戴花人。

与君世世联墙住,晚筑新阡亦卜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3:47

原文展示:

挽陈常卿 其二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族甲莆鄞鲜拟伦,
儿班玉笋婿朱轮。
析财遍及棣华子,
艎粟均沾菜色民。
乡饮酒希先酌者,
洛英会失戴花人。
与君世世联墙住,
晚筑新阡亦卜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对陈常卿的哀悼,表达了对他的思念和敬仰。诗中的“族甲莆鄞鲜拟伦”可以理解为家族的关系非常密切;“儿班玉笋婿朱轮”则是指他家庭中有优秀的后代;“析财遍及棣华子”可以看作是对财富的分配;而“艎粟均沾菜色民”则说明了他对百姓的关心和照顾。接下来的句子提到乡里喝酒的习俗,暗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诗人表达了与陈常卿世世相连的愿望,希望能够在来生继续做邻居。

注释:

  1. 族甲:家族,指家族中的优秀人物。
  2. 莆鄞:指莆田和鄞县,地名,可能与作者或陈常卿的家乡有关。
  3. 玉笋:形容儿子聪明、出色。
  4. 朱轮:指华丽的车子,象征富贵的生活。
  5. 析财:分配财富,暗示陈常卿乐于助人。
  6. 艎粟:指粮食,象征对百姓的关怀。
  7. 乡饮酒:乡里聚会饮酒的习俗。
  8. 洛英:即洛阳的英俊人才,暗指失去的美好。
  9. 世世联墙住:愿意与朋友世世代代为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静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以豪放清新、气韵生动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涉及政治、历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克庄对好友陈常卿的悼念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美好记忆的珍惜。诗中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挽陈常卿 其二》是刘克庄在悼念友人时所作的一首诗,诗中不仅流露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更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全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开篇通过对“族甲莆鄞”的描绘,勾勒出友人出身的背景与家庭的兴盛,展现出陈常卿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接着提到“儿班玉笋婿朱轮”,则是对他家庭后代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及其后人的美好祝愿。

在诗的中间部分,刘克庄细腻地描绘了陈常卿对财富的分配与对百姓的关怀,表现了他宽厚仁爱的一面。乡饮酒的记忆,仿佛让人重温往昔的欢愉,而“洛英会失戴花人”则是一种深切的惋惜,隐喻着失去的美好时光与逝去的英才。

最后两句“与君世世联墙住,晚筑新阡亦卜邻”更是表露出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情感寄托,愿望能够在来生继续相伴。这种永恒的情感在汉字间流转,给读者以深刻的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使人不仅感受到对友人的哀悼,也引发对生命和友情的深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族甲莆鄞鲜拟伦”:描绘家族背景,暗示陈常卿出身于显赫之家。
    • “儿班玉笋婿朱轮”:对其后代的赞美,显示家庭的荣耀。
    • “析财遍及棣华子”:表现其乐于助人的精神。
    • “艎粟均沾菜色民”:表达了对百姓的关怀。
    • “乡饮酒希先酌者”:描绘乡里聚会的氛围,表现怀旧之情。
    • “洛英会失戴花人”:借用“洛英”来表达对英才的惋惜。
    • “与君世世联墙住”:表达与友人永恒的情谊。
    • “晚筑新阡亦卜邻”:希望在未来能够重聚。
  2.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玉笋”与“朱轮”,用以比喻优秀的后代与富贵的生活。
    • 用典:引用“洛英”典故,增添了文化深度。
  3. 主题思想

    •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友情与怀念,表达了对逝去的友人的追忆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1. 族甲:象征家族的荣誉和声望。
  2. 玉笋:喻指优秀的后代,具有人才的象征意义。
  3. 朱轮:象征富贵、华丽的生活。
  4. 乡饮酒:象征团圆和友情的聚会。
  5. 洛英:象征才华与失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笋”象征什么?

    • A. 美食
    • B. 优秀的后代
    • C. 富贵的生活
  2. “与君世世联墙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想要分开
    • B. 渴望永恒的友情
    • C. 对生活的不满
  3. 诗人对陈常卿的感情主要是?

    • A. 友情与怀念
    • B. 因为金钱的关系
    • C. 竞争对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
  2.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刘克庄的《挽陈常卿 其二》都表现了对逝去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杜甫更侧重于国事,而刘克庄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1. 诗词研究的相关书籍,如《宋诗选》。
  2. 刘克庄相关的文学评论与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卖鹿角鱼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二白石寒树屏 咏官妓从人 自感二首 寄酬发运许主客 送阆州驻泊荆供奉 除夜雪 送朱司封知登州 明经试大义多不通有感依韵和范景仁舍人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跑腾 包含揣的成语 韭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贪如虎狼 四字头的字 侵恼 贼雾 弋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一把死拿 匠遇作家 泰山压卵 拔十得五 怀铅握素 顺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