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洪使君诗卷》

时间: 2025-05-02 18:48:00

诗句

刻于芹泮士争披,传到茅庐我窃窥。

突过韦郎森戟句,高如柳恽采苹诗。

日惟坐啸熏沉水,间亦摇毫品荔支。

况有太丘为小序,遥知流布满京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8:00

原文展示:

刻于芹泮士争披,传到茅庐我窃窥。
突过韦郎森戟句,高如柳恽采苹诗。
日惟坐啸熏沉水,间亦摇毫品荔支。
况有太丘为小序,遥知流布满京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刻在芹泮,士人们争相传颂,传到茅庐时我悄悄窥视。经过韦郎的诗句如同森严的戟,意境高远如柳恽的《采苹》。阳光照耀,我坐在水边啸声阵阵,偶尔摇动毛笔品味荔枝。更有太丘为这首诗写的小序,远远地知道它在京城广为流传。

注释:

  • 芹泮:芹为水边植物,泮为水边的地方,指的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 士争披:士人们争相披阅、传颂的意思。
  • 韦郎:指的是韦应物,著名的唐代诗人,以豪放的诗作闻名。
  • 柳恽:指柳宗元,唐代著名文人,以其诗歌和散文成就著称。
  • 荔支:指荔枝,一种美味的水果,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太丘:指太丘山,是个著名的地名,诗中意指有名的诗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理想追求。他在诗歌上有独特的风格,常常融入对社会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悟。

创作背景:

《题洪使君诗卷》写作于刘克庄接触到洪使君的诗作后,表达了对优秀诗作的欣赏和对士人风采的敬仰。诗中提到的“茅庐”象征着隐逸和文人的生活理想。

诗歌鉴赏:

《题洪使君诗卷》展现了刘克庄对诗歌的深刻理解和对士人风采的赞美。开篇便以“刻于芹泮”引入,营造出一种文人雅士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个充满智慧与才情的社交场所。诗中提到的“士争披”体现了文人之间对优秀作品的追求与推崇,反映了当时文人间的竞争与交流。

接着,诗人通过提及韦郎的“森戟句”和柳恽的“采苹诗”,展示了这些诗作的豪放与细腻,表明他们在文学上的高远追求。对于诗歌的欣赏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对其意境与情感的理解。诗中“日惟坐啸熏沉水”的描写,既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

最后,提到“太丘为小序”,则是对作品传播的肯定,显示了诗作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这句也暗示了文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与传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刻于芹泮士争披:描绘诗作在优美环境中流传,士人们都争相阅读。
  2. 传到茅庐我窃窥:表达诗人对好作品的渴望与欣赏,隐喻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3. 突过韦郎森戟句:韦应物的诗句,如同戟般坚韧,展示其作品的力量。
  4. 高如柳恽采苹诗:柳宗元的诗作高远而清新,表现诗歌的理想境界。
  5. 日惟坐啸熏沉水:诗人沉浸在自然中,享受宁静与思考的时光。
  6. 间亦摇毫品荔支:在此悠闲中,品味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7. 况有太丘为小序:提到太丘的序文,进一步强调作品的地位与影响。
  8. 遥知流布满京师:暗示诗作在京城的广泛传播,显示其文化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森戟句”比喻诗的力量,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加了音韵的美感。
  • 意象:通过“芹泮”、“茅庐”、“荔支”等意象,构建出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优秀诗作的欣赏,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化传播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在文学上的追求与对社会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芹泮:象征自然与文人雅士的隐逸生活。
  2. 茅庐:代表隐逸与清闲的理想栖息之地。
  3. 韦郎:象征着文人之间的情谊与对文学的追求。
  4. 荔支: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韦郎”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韦应物
    • D. 柳宗元
  2. “日惟坐啸熏沉水”中的“坐啸”意为?

    • A. 站着唱歌
    • B. 坐着呼啸
    • C. 坐着吟唱
    • D. 坐着哭泣
  3. 诗人对洪使君的诗作的态度是?

    • A. 不屑一顾
    • B. 深感欣赏
    • C. 感到厌烦
    • D. 随意看看

答案:

  1. C. 韦应物
  2. B. 坐着呼啸
  3. B. 深感欣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夜泊牛津》 - 柳宗元
  2.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3.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柳宗元:两者都关注自然与人文,但刘的诗更注重社会关系与人情,而柳则更强调自然与个体的关系。
  • 刘克庄 vs. 韦应物:刘的诗在意境上更为开阔,韦的诗则多关注细腻的情感与社会环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

以上内容为关于《题洪使君诗卷》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花阴 其七 咏翡翠 醉花阴 其六 甓园分赋 醉花阴 其五 书云招饮看花时庭前芍药罂粟荼蘼争艳即席漫赋 醉花阴 其三 答人 醉花阴 其二 初夏集程山尊寓斋 醉花阴 其一 与诗堂纳凉次宏载 醉花阴 醉花阴 其二 寒食 醉花阴 其一 闺病 醉花阴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奇思妙想 覆瓿之用 毫不介意 車字旁的字 常计 戈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生产周期 血祥 兵败如山倒 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钟鼓馔玉 包含浣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发排 酉字旁的字 狞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