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

时间: 2025-07-27 16:21:34

诗句

秋雨梧桐退老时,寒城九日正霏霏。

功名不直三杯酒,世事真如一局横。

头且插教黄菊满,手今莫负紫螯肥。

壮怀无复登临恨,破帽西风一任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21:34

原文展示:

秋雨梧桐退老时,寒城九日正霏霏。
功名不直三杯酒,世事真如一局横。
头且插教黄菊满,手今莫负紫螯肥。
壮怀无复登临恨,破帽西风一任吹。

白话文翻译:

在秋雨中,梧桐树已经老去,寒冷的城市在九日的节气里细雨飘洒。
追求功名的心情,喝三杯酒也无所谓,世间的事情就如同一局棋局般复杂。
我头上插着黄菊,手中不应辜负这美味的紫螯。
壮志已无缘再登高,破帽在西风中任其吹拂。

注释:

  • 梧桐:古代文人常用以象征秋天和衰老的树木。
  •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秋天的重要节日,常有登高的习俗。
  • 功名:指个人的名声与地位。
  • 紫螯:紫色的螃蟹,象征美食与享受。
  • 壮怀:壮志豪情,指年轻时的雄心壮志。
  • 破帽:指破旧的帽子,象征生活的贫困与落魄。
  • 一任吹:表示随意、任凭风吹,表达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典故解析:

  • 黄菊:在中国文化中,黄菊象征着长寿与坚韧,尤其在重阳节插菊花,以示对长辈的敬仰。
  • 西风:在诗中常用来象征秋天的萧瑟与无情,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龙翰,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为主题,作品风格多变,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九月重阳节时,正值秋季,诗人借此节日抒发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表达了对功名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惋惜。

诗歌鉴赏:

《九日》一诗通过描绘秋雨中的梧桐与寒冷的城市场景,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的开头以“秋雨梧桐退老时”引入,既描绘了时节的变换,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感触与愁绪。接着提到“功名不直三杯酒”,表明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无奈,显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放下与释然。

诗中“头且插教黄菊满,手今莫负紫螯肥”则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尽管心中有对壮志未酬的遗憾,但仍不忘享受生活的乐趣,体现出一种乐观与洒脱的态度。而最后两句“壮怀无复登临恨,破帽西风一任吹”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既有对年轻时的壮志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状况的无奈。

整首诗在清新淡雅的意象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吴龙翰对于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雨梧桐退老时:秋天的降临,梧桐树的叶子开始凋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2. 寒城九日正霏霏:重阳节时,寒冷的城市正细雨飘洒,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3. 功名不直三杯酒:追求功名的心情已不再重要,三杯酒也显得无足轻重。
  4. 世事真如一局横:人生的种种事情就像一局棋局,复杂难解。
  5. 头且插教黄菊满:头上插着黄菊,象征着长寿与对传统的尊重。
  6. 手今莫负紫螯肥:手中应把握美味的紫螯,体现出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7. 壮怀无复登临恨:壮志已无法再实现,感到无奈和惋惜。
  8. 破帽西风一任吹:破旧的帽子在西风中任意翻飞,象征着生活的随意与无常。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功名不直”与“世事真如”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世事比作棋局,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复杂。
  • 象征:黄菊、紫螯等意象不仅指具体的事物,也象征着人生的追求与享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虽然经历了风雨与挫折,诗人依然选择珍视当下,体现出一种成熟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梧桐:象征秋天和衰老,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2. 九日:重阳节,象征着传统文化与对长寿的追求。
  3. 功名:代表世俗的成就与追求。
  4. 黄菊:象征长寿与坚韧。
  5. 紫螯:象征美食与享受,突显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元宵节
    • B) 重阳节
    • C) 中秋节
    • D) 春节
  2. 诗人用什么比喻来形容世事的复杂?

    • A) 一局棋局
    • B) 一场梦
    • C) 一条河流
    • D) 一幅画
  3. 诗中的“头且插教黄菊满”意在表达什么?

    • A) 对长寿的追求
    • B) 对年轻的怀念
    • C) 对功名的渴望
    • D)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1. B) 重阳节
  2. A) 一局棋局
  3. A) 对长寿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在重阳节时表达了人生感慨。
  • 《秋夕》:杜牧的《秋夕》描绘了秋天的意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词对比:

  • 《九日》与《登高》:两首诗都在重阳节之际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九日》更侧重于对现实的释然,而《登高》则更注重对壮志未酬的惋惜。
  • 风格比较:吴龙翰的风格较为洒脱,而王之涣则更显豪情壮志。两者在表达情感时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全集》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吴龙翰的《九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 阳春曲·赠海棠 阳春曲·春景 扬州慢 扬州慢 子珍用石帚自度腔调赠韬父,予亦继声 扬州慢 初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长字旁的字 意气相许 伏法受诛 屮字旁的字 緑弦 包含绷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送长送短 乔文假醋 宝盖头的字 贝加尔湖 包含惕的词语有哪些 衣钵相承 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杨刘 自愧弗如 愤世嫉邪 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