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哭赵信庵》

时间: 2025-05-02 04:18:19

诗句

麟符玉策总兵权,手托江淮半壁天。

大节有关宗社里,深谋常画庙堂先。

三朝已表蝉冠像,八袠终逢鸡梦年。

不独羊公碑尚在,万民堕泪滴湘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8:19

原文展示

哭赵信庵
作者: 吴龙翰 〔宋代〕

麟符玉策总兵权,
手托江淮半壁天。
大节有关宗社里,
深谋常画庙堂先。
三朝已表蝉冠像,
八袠终逢鸡梦年。
不独羊公碑尚在,
万民堕泪滴湘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赵信庵的深切哀悼和敬仰。诗中提到,赵信庵掌握着国家的兵权,手中托起了江淮这片半壁江山。他的高尚品德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常常为国家大计深思熟虑,谋划于庙堂之上。经过三朝的荣誉,他已如蝉冠一般高洁,而在八袠之年,他却因鸡梦而逝去。他的碑石依然矗立,但百姓的眼泪却如湘江的烟雾般弥漫,令人感慨不已。


注释

  • 麟符: 古代用于代表皇权的象征。
  • 玉策: 玉制的策书,象征权力。
  • 江淮: 指长江和淮河流域,意指重要的战略地带。
  • 大节: 指重要的道德操守和节操。
  • 庙堂: 指朝廷或政府。
  • 蝉冠像: 形容人品高洁,像蝉一样清白。
  • 八袠: 指古代的衣服,象征地位。
  • 鸡梦年: 指梦中有鸡鸣,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羊公碑: 指羊祜的碑,象征着历史的记忆和忠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龙翰,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诗才著称。他的诗风雄浑,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创作背景:
《哭赵信庵》是吴龙翰在赵信庵去世后所作,表达了对这位忠臣的怀念与敬意。赵信庵在其生前致力于国家大事,深受百姓爱戴,作者因其去世而感到悲痛,从而写下此诗以示哀悼。


诗歌鉴赏

《哭赵信庵》是一首充满政治关怀与个人情感的哀悼诗。诗中以赵信庵为中心,通过对其生平和贡献的回顾,展现了他在历史舞台上的重要地位。首联用“麟符玉策”形象地描述了赵信庵掌握的权力,显示出他在国家政治中的权威。接着,诗人提到“江淮半壁天”,强调了赵信庵所肩负的重任,暗示他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影响。

诗中进一步探讨了赵信庵的高尚品德和忠诚。通过“大节有关宗社”和“深谋常画庙堂”,诗人传达了他对赵信庵的敬佩,认为其品德与国家的存亡紧密相连。诗的后半部分则用“蝉冠像”与“鸡梦年”来象征赵信庵的清白与短暂人生,令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最后,诗人以“万民堕泪滴湘烟”结尾,展现了百姓对赵信庵的怀念与哀痛,呼应了开头对他伟大贡献的赞美。这种情感的延续使得整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达到了和谐统一,彰显了吴龙翰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麟符玉策总兵权: 赵信庵掌握着国家的兵权,象征着他的权威。
  2. 手托江淮半壁天: 赵信庵的责任重大,承载着江淮一带的安危。
  3. 大节有关宗社里: 他的品德与国家事务息息相关。
  4. 深谋常画庙堂先: 他常为国家大计深思熟虑。
  5. 三朝已表蝉冠像: 经过三朝的荣誉,赵信庵如蝉般清白高洁。
  6. 八袠终逢鸡梦年: 他的生命短暂,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7. 不独羊公碑尚在: 他的功绩仍被铭记。
  8. 万民堕泪滴湘烟: 其去世引起百姓的悲痛,情感深重。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赵信庵比作“蝉”,象征其清白高洁。
  • 对仗: 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 “羊公碑”象征历史的记忆和忠诚。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赵信庵的怀念,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麟符: 象征皇权和权力的象征。
  • 江淮: 代表国家的重要战略地带。
  • 蝉冠: 象征清白与高洁。
  • 羊公碑: 代表忠诚与历史的记忆。
  • 湘烟: 体现百姓的哀痛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麟符”象征什么?
    A. 权力
    B. 财富
    C. 智慧
    D. 友情

  2. 赵信庵的去世给百姓带来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所谓
    C. 悲痛
    D. 愤怒

  3. “万民堕泪滴湘烟”中的“湘烟”主要意指什么?
    A. 经济繁荣
    B. 哀痛的泪水
    C. 自然风光
    D. 战争的烟火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 同样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但更偏向于描绘自然之美。
  • 《登高》: 以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方式,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哭赵信庵》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马公弼夜雨 腊夜普明寺睡觉二首 其一 读笠泽丛书三首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倚云亭 送安成罗茂忠 寄题万元享舍人园享七景·倚苕 尝枸杞 寄题万安县刘元袭横秀阁 山店松声二首 其一 月夜散策县圃,有飞蝶,仍闻笛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浮谬 斿旐 朝穿暮塞 西字头的字 谐怪 工字旁的字 和衣而卧 时乖运乖 山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包含髀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辬华 殊疆 虎口逃生 雕虫刻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