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2:09
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梅三首 其三
春到东园恰,腊前闻已破南枝。
旦元诗。
春天来到了东园,正好在元宵节前一天,我听说腊梅已经在南边的枝头绽放开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元宵节前夕,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春天的气息与节日的喜庆氛围。
杨万里的《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梅三首 其三》通过简单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梅花的绽放。诗的开头“春到东园恰”直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让人感受到春意盎然的气息。接下来的“腊前闻已破南枝”,则通过“闻”字,传达出一种期待与惊喜,仿佛在告诉读者,春天的消息已经传来,梅花在南边的枝头已经悄然绽放。这个过程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喻了人们生活中的希望和重生。
整首诗虽然简短,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诗人在春天的暖阳下,欣赏梅花的开放,感受到一种生机与活力,这种情感与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形成了美好的呼应。整首诗如同梅花一般,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梅花为媒介,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园”指的是哪个季节来临?
“腊前闻已破南枝”中的“破”字表示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看梅三首》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后者则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生命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