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酸枣驿前碑》

时间: 2025-07-26 13:29:56

诗句

苍苔古涩自雕疏,谁道中郎笔力馀。

长爱当时遇王粲,每来碑下不关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3:29:56

原文展示

题酸枣驿前碑
苍苔古涩自雕疏,
谁道中郎笔力馀。
长爱当时遇王粲,
每来碑下不关书。

白话文翻译

这块碑上的苍苔和古老的磨损,显得很是斑驳。谁又说中郎的笔力已不如昔日?我长久以来都怀念当年与王粲相遇的时光,每次来到这碑下,却不再关心书卷中的字句。

注释

字词注释

  • 苍苔:青色的苔藓,常生长在石碑上,象征时间的流逝。
  • 古涩:古老而干涩,形容碑的状态。
  • 中郎:指王粲,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
  • 笔力:写作的力量和风格。
  • 长爱:长久以来的喜爱或怀念。
  • 王粲:东汉末年著名的诗人,以才华出众而闻名。
  • 不关书:不再关注书籍中的内容。

典故解析
王粲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因其才华而受到后世推崇。诗人提及王粲,表达了对那个时代文学风华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字子容,号少华,生于公元840年,卒年不详。他以五言绝句著称,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张祜晚年,正值唐末社会动荡,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相互交织,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诗歌鉴赏

《题酸枣驿前碑》呈现出一种清幽而又深情的氛围。诗中,苍苔与古涩的描写,不仅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人事的沧桑。诗人用“谁道中郎笔力馀”来反驳那些对他才华的质疑,表明自己仍有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王粲的深切怀念,王粲不仅是他心目中的文学偶像,更是他曾经的精神寄托。每次来到碑下,诗人却不再关心书卷中的内容,这种情感的转变似乎折射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眷恋和对现状的反思,令人感慨万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苍苔古涩自雕疏:描写碑石上生长的苍苔,古老而干涩,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 谁道中郎笔力馀:反问那些质疑他才华的人,表明自己仍有写作的能力和热情。
  • 长爱当时遇王粲:表达对与王粲相遇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 每来碑下不关书:每次来到碑前,却不再关注书本,暗示对现实的失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苍苔与古涩比喻时间与记忆的沉淀。
  • 反问:通过质疑他人观点,强调自己的立场与情感。
  • 对仗:在内容上形成呼应,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文学的热爱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向往,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承载着历史的沧桑。
  • :代表着文化与记忆的传承。
  • 王粲:象征着才华与理想,反映诗人对文学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中郎”指的是谁?
    A. 杜甫
    B. 王粲
    C. 李白
    D. 白居易

  2. 诗人对与王粲相遇的时光抱有什么态度?
    A. 怀念
    B. 忘记
    C. 讨厌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张祜的《题酸枣驿前碑》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前者强调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壮志豪情,而后者则在抒发怀旧情感中展现对往日文学光辉的追忆,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曲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记》

相关查询

苏李泣别图 霓裳中序第一·银河下若木 江城梅花引·几年城中无看灯 春景 柳塘春水漫 蝶恋花(感兴) 摸鱼儿·又非他 冬景 梅蕊惊眼 夏景 露顶洒松风 秋景 清辉玉臂寒 秋景 其二 鹭于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马字旁的字 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儿化 拳不离手 转斗千里 亅字旁的字 金马碧鸡 买牛息戈 台鼎 耒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一月的哀思 空明洞天 秃宝盖的字 转海回天 包含拯的词语有哪些 还元返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