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5:53
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作者: 王鹏运 〔清代〕
苜蓿阑干满上林,
西风残秣独沉吟。
遗台何处是黄金?
空阔已无千里志,
驰驱枉抱百年心。
夕阳山影自萧森。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满是苜蓿的阑干,生机盎然。然而,随着西风的吹拂,残存的饲料让我感到孤独和沉思。曾经辉煌的台地,不知现在何在,是否还有黄金的光辉?如今的心境已无千里行的雄心壮志,奔腾不息的心情也愈发显得无奈。夕阳下,山影显得萧条而冷清。
作者介绍:王鹏运,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多样,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其作品常融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纠结。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折射出人心与环境的变化,传达出一种对曾经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理想破灭的深切感慨。开头的“苜蓿阑干满上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图景,然而随之而来的“西风残秣独沉吟”则将这一画面转向孤独与沉思,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在对比中表达出一种失落感,仿佛在感叹曾经的繁荣已不再。
“遗台何处是黄金”一句,暗示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空阔已无千里志”则更进一步地揭示了诗人在面对人生理想时的无力感,体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一方面渴望追求,另一方面又感到无能为力。
最后一句“夕阳山影自萧森”不仅为整首词营造了一个萧索的氛围,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境遇的深刻思考。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极具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充沛且深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建出复杂的情感层次,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测试:
诗中“苜蓿阑干”指的是什么?
“西风残秣”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诗中“遗台何处是黄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对比和分析,能够更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