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8:01
对菊
作者: 齐己 〔唐代〕
蝶醉风狂半折时,
冷烟清露压离披。
欲倾琥珀杯浮尔,
好把茱萸朵配伊。
孔雀毛衣应者是,
凤凰金翠更无之。
何因栽向僧园里,
门外重阳过不知。
在这风狂蝶醉的时节,菊花已被冷烟和清露压弯了身姿。想要把琥珀般的酒倾倒给你,恰如用茱萸花朵来点缀你的美丽。孔雀的羽毛穿上你身上是多么合适,而凤凰的金翠更是无与伦比。为什么你偏偏栽种在僧人的园子里,门外的重阳节却无人知晓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齐己,唐代诗人,以咏菊见长,诗风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描写,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前后,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以及对节日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节令的重视。
齐己的《对菊》以菊花为主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中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他以“蝶醉风狂”开篇,引入了自然生动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描写菊花在冷烟和清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美,传达出一种清雅的气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对菊花的珍视与喜爱。琥珀酒与茱萸花的结合,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孔雀毛和凤凰的华丽形象,更加凸显了菊花的特别之处。
此外,诗中“何因栽向僧园里”的反问,透露出诗人对菊花孤芳自赏的惋惜与无奈,反映了他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诗人在赞美菊花的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节日、对自然的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在哪个农历月份?
A. 八月
B. 九月
C. 十月
“欲倾琥珀杯浮尔”中的“琥珀”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酒
C. 一种果实
诗中“何因栽向僧园里”反映了诗人对菊花的什么情感?
A. 喜爱
B. 惋惜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