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8:36
扶筇晓上最高峰,岚海平铺四面同。此际下方人未醒,茫茫都在白云中。
我手扶着竹杖,在清晨时分登上最高的山峰,云雾如海,四周一片宁静。此时,下面的人们还未醒来,眼前的世界在茫茫的白云中隐约可见。
本诗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高山与云海的壮丽,体现了超然物外的境界。
钱澄之(公元1642年-1710年),字子昂,号澄之,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深邃,风格清新。
《行路难》系列诗作反映了作者在生活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哲思。
《行路难 其四十七》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人通过描绘晨曦中的高山与云海,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的开头“扶筇晓上最高峰”意在展示诗人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决心,竹杖象征着他在旅程中的支撑与陪伴。接着,诗人描绘了四周“岚海平铺”的壮丽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展现了自然的浩瀚与壮观。
“此际下方人未醒”一句则引发了对人世间的思考,仿佛在提醒我们,许多人仍沉浸在梦中,未能觉悟到周围的美好与真实。诗的最后一句“茫茫都在白云中”,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然的境界,白云象征着悠远与自由,正如诗人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本诗通过描绘高山与云海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与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诗人手扶什么上山?
诗中提到“岚海”的意象主要是指什么?
下方的人为何“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