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2:36
象管慵拈,鹅笙懒炙,春困斜倚围屏。
往事难追,旧愁易惹,更添夜雨淋铃。
记一骑衫痕似血,半夜簟纹如水,
凤凰桥上吹箫,虾蟆陵下呼鹰。
几处秋千绿水,风弄影筛碎碧潭星。
秋娘一去,酒徒何处,万水千山,有影无形。
纵有日重游洛下,再过秦川,
鹤发相逢话旧,觅遍楼台,祇剩寒鸦与乱萤。
十载浮名,半生故国,
且剩閒身,野寺山家,布袜青鞋,花前到处飘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的恍惚与孤独,诗人在昏沉的春夜中,懒散地依靠在围屏上,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旧愁的感伤。夜雨淋淋,仿佛更添了几分孤寂。回忆起曾经的种种,仿佛在衣衫上留下了鲜血的痕迹,夜半的竹席上如水波荡漾。凤凰桥上吹着悠扬的箫声,而虾蟆陵下则传来鹰的叫声。几处秋千摆动,绿水荡漾,风托起影子,碎裂了潭中的星光。秋天的女子已经离去,酒徒又在何处呢?纵有千山万水,却都是无影无形。即使有朝一日重游洛阳,再次经过秦川,白发苍苍的时候,再聚首叙旧,但遍寻楼台,剩下的只是一群寒鸦与乱飞的萤火虫。十年的浮名,半生的故国,眼下只有闲身在野寺与山家,穿着布袜青鞋,花前月下到处漂泊。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70-1731),字仲明,号云楼,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情感丰富,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陈维崧经历人生的低谷期,情感上受到了挫折,诗中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时光的无奈。
《西平乐 春夜写怀》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春夜的静谧中,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诗的开头,通过“象管慵拈,鹅笙懒炙”,描绘出一种懒散与慵懒的氛围,随即引入往事的追忆与旧愁的滋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通过夜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情境,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
接下来的回忆片段,仿佛在重温过往的点滴,骑马时衣衫上留下的鲜血痕迹,代表着过去的痛楚与遗憾。同时,夜中悠扬的箫声与鸣叫的鹰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怀念,十年的浮名与半生的故国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常。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怀旧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充满了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象管慵拈”中“象管”指的是什么乐器?
诗中提到的“秋娘”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