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行路难 其五》

时间: 2025-04-27 15:15:49

诗句

谁传邸诏到山扃,信是乘舆驻朗宁。

愁绝浔州江路断,致身那得奋飞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5:49

原文展示

行路难 其五
作者: 钱澄之 〔清代〕

谁传邸诏到山扃,
信是乘舆驻朗宁。
愁绝浔州江路断,
致身那得奋飞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问道:是谁把皇帝的诏书传到了山门?我相信是乘坐着华丽车驾在朗宁停驻。面对愁苦的浔州,江路断绝,我又如何能够展翅高飞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邸诏:指皇帝的诏令,通常由官府传递。
  • 山扃:山门,指进入山的地方。
  • 乘舆:华丽的车驾,通常指皇帝或贵族的车。
  • 朗宁:地名,指朗宁地区。
  • 愁绝:心中愁苦到极点。
  • 浔州:古地名,位于今江西省。
  • 江路:指通向浔州的江道。
  • 奋飞翎:展翅飞翔,形容自由自在的状态。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邸诏”与古代皇帝发布命令的方式有关,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环境的关注和个人命运的无奈;“飞翎”象征着理想与自由,而“愁绝”则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澄之(1640年-1710年),字仲明,号白云,晚号南山,清代诗人,山水画家,与王士禛齐名,擅长诗歌,尤其以山水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生活困顿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的遭遇反映时代的困境,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行路难 其五》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沉思与对理想的渴望。开头两句,通过“邸诏”与“乘舆”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权力与地位的思考。诗人想知道是谁将皇帝的命令传达到了偏僻的山中,这种关心不仅是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也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敏感反应。接下来的“愁绝浔州江路断”则更进一步,诗人因路途的阻断而感到绝望,显示出他对前途的迷茫与不安。

整体来看,诗中蕴含着一种强烈的无奈感,诗人渴望自由、追求理想,却被现实的困境所束缚。最后的“致身那得奋飞翎”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这种情感的核心,展翅高飞的理想与现实困境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传邸诏到山扃”:诗人问谁把皇帝的命令送到了与世隔绝的山中,表现出对遥远权威的关注。
  • “信是乘舆驻朗宁”:推测是皇帝的车驾停在了朗宁,暗示着身处世外桃源的自己与权力的距离。
  • “愁绝浔州江路断”:表明因浔州的江路断绝而感到极度的悲愁,象征着希望的破灭。
  • “致身那得奋飞翎”:无奈地询问,自己如何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奋飞翎”比作理想与自由,生动形象。
  • 对仗:第一、二句和第三、四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愁苦与无奈,传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状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邸诏:权力与命令的象征,体现了政治的无情。
  • 山扃:象征着与世隔绝,反映了诗人的孤独与困境。
  • 飞翎:自由与理想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邸诏”指什么?
    A. 皇帝的命令
    B. 官员的奏折
    C. 民间传说

  2. “愁绝”的意思是?
    A. 感到快乐
    B. 感到极度悲伤
    C. 感到无聊

  3. 诗中提到的“飞翎”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由与理想
    C. 权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行路难》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李白的《行路难》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但李白的情感更加豪放,语言更为奔放,而钱澄之则显得更加沉稳与内敛。两者在意象与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李白与钱澄之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踏莎行 踏莎行 金秋拟作京津之游先寄停云吟友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其一 到澄江 踏莎行 其一 七夕 踏莎行 春草 踏莎行 题扇 踏莎行 踏莎行 为人题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幾字旁的字 面浆 犀轴 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苌弘化碧 显出 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涂脂抹粉 四字头的字 鲸吸牛饮 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三月二 黹字旁的字 嚼齿穿龈 鸲鹠 至意诚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