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1:29
题江寺兼求药子
王建 〔唐代〕
隋朝旧寺楚江头,
深谢师僧引客游。
空赏野花无过夜,
若看琪树即须秋。
红珠落地求谁与,
青角垂阶自不收。
愿乞野人三两粒,
归家将助小庭幽。
这首诗描绘了在楚江边的一个古老寺庙的情景。诗人感激师僧引领自己游览这个地方。虽然在这里欣赏野花却没有过夜的机会,若想看到奇花异树就得等到秋天。地上掉落的红珠不知道谁来捡,青角(指青色的角)挂在台阶上也无人去收。诗人希望能向山野之人讨要三两颗药子,回家后用来滋养小庭院的幽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建(约650年-约740年),字子建,唐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写景抒情为主,反映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建游览古寺之时,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时代背景上,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士人常常游览名胜,寄情于山水。
王建的《题江寺兼求药子》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隋朝旧寺”引入,勾起了历史的回忆,表现出对过往的感慨与怀念。接着,诗人描绘了在寺庙游览的景象,借助“空赏野花无过夜”的句子,表达了游览的短暂与惋惜。
诗中提到的“琪树即须秋”,显示出对于美好事物的期待,暗含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轮回。而“红珠落地求谁与,青角垂阶自不收”则表现出一种孤寂和无奈,似乎在表达对世事的淡然与无力感。最后一联,“愿乞野人三两粒,归家将助小庭幽”,则流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愿意向自然寻求帮助,使自己的小庭院更加幽静和美好。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意境,王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隋朝旧寺”指的是哪一个朝代?
诗人希望向谁乞求药子?
“红珠落地求谁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建的《题江寺兼求药子》和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建更注重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强调内心的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