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新授戒尼师》

时间: 2025-05-01 15:10:11

诗句

新短方裙叠作棱,听钟洗钵绕青蝇。

自知戒相分明后,先出坛场礼大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0:11

原文展示:

新短方裙叠作棱,
听钟洗钵绕青蝇。
自知戒相分明后,
先出坛场礼大僧。

白话文翻译:

新做的短裙折叠成棱角,
听见钟声洗净钵盂绕着青蝇。
自从认真遵守戒律之后,
我先到坛场去礼拜大僧。

注释:

  • 新短方裙:指的是新做的短裙,形状方正。这里象征着戒尼师的新生活。
  • 叠作棱:叠起成棱角,形容裙子折叠的样子。
  • 听钟洗钵:听到寺院的钟声,洗涤钵盂,表示修行生活的日常。
  • 青蝇:指苍蝇,常在寺院中出现,象征杂念和世俗的干扰。
  • 戒相:指戒律的样子和精神,表明戒律的清晰和重要。
  • 坛场:指佛教的坛场,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
  • 礼大僧:拜见高僧,表示尊敬和学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建,字子建,唐代诗人,生于晚唐时期,他以诗歌中的细腻情感和清新意境而闻名,作品多涉及生活、自然和宗教等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新授戒尼师》写于王建刚刚受戒成为尼师时,表达了他对宗教生活的向往与敬畏,表现了对戒律的遵守和对大僧的尊重。

诗歌鉴赏:

《新授戒尼师》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初入宗教生活的尼师形象。诗中通过“新短方裙”展现了尼师清新的气质,暗示着她刚刚进入修行的状态,从外表到内心的转变。接着,“听钟洗钵”描绘了宁静的寺院生活,钟声不仅是宗教的召唤,也是心灵的洗涤,反映出修行者对内心平和的追求。诗的后两句则表达了在分明戒律后的自我认知,表现出尼师对修行的虔诚和对大僧的尊重,体现出一种谦逊与严谨的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晰,既有生活的细节,又有宗教的深邃,显示了作者对修行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新短方裙叠作棱:描绘尼师新修的短裙,象征着她的清新形象。
    • 听钟洗钵绕青蝇:暗示她在寺院的生活,钟声提醒她修行的重要性,且在此过程中仍然受到世俗的干扰。
    • 自知戒相分明后:表现出她对戒律的清晰理解,意识到修行的重要性。
    • 先出坛场礼大僧:表达她在遵守戒律后的自觉行动,体现出对高僧的敬仰。
  • 修辞手法

    • 对比:新裙与青蝇的对比,反映出修行中的清净与世俗的杂乱。
    • 象征:裙子象征着修行者的身份,钟声象征着心灵的觉醒。
  •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尼师对戒律的恪守与对宗教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清净、虔诚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短裙:象征清新和新的开始。
  • 钟声:象征宗教的召唤与内心的宁静。
  • 青蝇:象征世俗的干扰和杂念。
  • 坛场:象征修行与学习的场所。
  • 大僧:象征智慧与尊敬的对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短方裙”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清新形象
    c) 过去的回忆

  2. 诗中“听钟洗钵”意指? a) 享受美好生活
    b) 参与宗教活动
    c) 忘记烦恼

  3. “礼大僧”表现了什么情感? a) 轻视
    b) 敬仰与尊重
    c) 疏离

答案

  1. b) 清新形象
  2. b) 参与宗教活动
  3. b) 敬仰与尊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建的《新授戒尼师》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心灵和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宗教与修行的清净,后者则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的情感基调和意象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深刻感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画木莲花图寄元郎中 放言五首 其一 苦热喜凉 和答诗十首。和大觜乌 闲卧有所思二首 早夏闲兴 樱桃花下叹白发 拜表回闲游 放言五首·其二 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 因严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点水的字 筪埴 不明不白 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鸟结尾的成语 自言自语 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寿客 气字旁的字 驻眼 打破沙锅璺到底 珠箔银屏 逸驾 藏开头的成语 坚蚕 寸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斗升之禄 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