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8:30
庙堂陶铸人才尽,
流落江淮老病身。
尚踏槐花随举子,
不知邓禹是何人。
在朝廷中培养的人才已经耗尽,
我却老病在江淮一带漂泊。
依然踏着槐花,跟随那些考取功名的学生,
却不知道邓禹到底是谁。
刘过,宋代诗人,字景升,号东皋,生于北宋末年,卒于南宋初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山水田园诗,个性孤傲,常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上吴居交》写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背景下,诗人感受到朝廷对人才的培养已经枯竭,社会动荡不安,他的老病身躯也在此背景下显得孤独无助。
《上吴居交》以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无奈。首句“庙堂陶铸人才尽”,直接指出当时朝政的腐败与无能,人才的流失使得国家的前途堪忧。接下来的“流落江淮老病身”,则是诗人自我处境的描绘,表现出他在这个动荡时代的无奈与孤独。诗的最后两句“尚踏槐花随举子,不知邓禹是何人”,通过对举子考取功名的描绘,映射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槐花象征着学子们的理想,但诗人却感到陌生,邓禹这样的英雄已不复存在,令人感到失落。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忧伤而深邃,表现了诗人对人才匮乏、社会动荡的痛心,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渴望与追忆。诗人通过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深深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的追寻。通过对比个人与历史,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无奈与失落感。
“庙堂陶铸人才尽”中的“庙堂”指什么?
A. 学校
B. 朝廷
C. 乡村
诗中提到的“邓禹”,他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A. 西汉
B. 东汉
C. 隋朝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落与忧虑
C. 自豪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过的《上吴居交》更显沉重与忧伤,李白的诗则体现出一种豪情壮志与对人生的享乐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后者则是对生命乐观的态度。